警惕桃树落叶现象,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作者:大众果品网
2024/4/30 10:21:58
警惕桃树落叶现象 及时采取防控措施近几天以来,不断有桃农反映喷药 3-4 天后出现大量落叶现象,怀疑是药害所致。为此植保站组织技术人员对此现象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发生程度重、范围广,涉及全县所有桃树种植区域。发病桃园叶片穿孔、脱落,落叶严重桃园会出现桃果萎缩,一定程度影响产量。2、发生落叶原因主要是桃树褐斑穿孔病、炭疽病等病害所致造成。3、调查发现品种间发病程度存在差异,
警惕桃树落叶现象 及时采取防控措施近几天以来,不断有桃农反映喷药 3-4 天后出现大量落叶现象,怀疑是药害所致。为此植保站组织技术人员对此现象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发生程度重、范围广,涉及全县所有桃树种植区域。发病桃园叶片穿孔、脱落,落叶严重桃园会出现桃果萎缩,一定程度影响产量。2、发生落叶原因主要是桃树褐斑穿孔病、炭疽病等病害所致造成。
3、调查发现品种间发病程度存在差异,红不软系列、中油系列等品种发病较重。

1、褐斑穿孔病:初生病斑圆形紫红色,中后期干枯脱落、形成穿孔,穿孔边缘比较整齐、有明显坏死组织残留,严重时引起大量落叶。2、炭疽病:叶片发病大部分先从角叶开始发黄,依次从叶尖“V”字形向内发展,叶片病部与健部界限明显,发病后期病斑为灰褐色、干枯脱落、造成穿孔,严重引起大量落叶。
3、细菌性穿孔病:叶片发病时初为水渍状浅褐色水斑点,其周围有黄色晕环,扩大后为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的紫褐色到黑褐色斑点,直径约 2 毫米,病斑多发生在叶脉两侧和边缘附近,有时数个病斑连全,形成一个大病斑,焦枯脱落后形成大的穿孔,孔的边缘不整齐。
4、霉斑穿孔病:叶片染病,病斑初为圆形,紫色或紫红色,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变为褐色,湿度大时,在叶背长出黑色霉状物,病叶脱落后才在叶上残存穿孔,穿孔边缘和一般比较整齐,不残留坏死组织。
1、历年来桃园只重视蚜虫防治,忽视了清园和病菌防治。加之目前桃树正于幼果膨大期,与树体争夺养分,造成树势弱,抗病性差,易感病。2、不施底肥、采摘后放弃管理,偏施氮肥,不注重养根肥施入,造成养分积累严重不足。加之去年秋涝,桃树生长又是需氧量特别大的树种,造成根系缺氧死亡或者茎基腐病普遍发生。3、4-5 月份温差较大,容易造成病菌入侵。特别是 5 月10 日-20 日,日平均气温在 28℃以内,特别适合炭疽病、褐斑穿孔病(24-28℃)的发病条件。1、加强树体营养,及时进行营养补充,以矿源黄腐酸、海藻类有机肥为主,平衡肥为辅,结合叶面喷施,提高树体抗病能力。2、药剂防治:选用吡唑.甲硫灵、吡唑.代森联.吡唑.戊唑醇、甲托等药剂进行真菌性病害防治。细菌穿孔病发生桃园可加入春蕾霉素、中生菌素、宁南霉素等药剂。来源:临猗县农业农村局,全国农作物病虫监测网临猗县区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