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是农资人出来创业的好时机……
前段时间听到一件事:由多位农资厂家业务员出来做农资批发的公司,在运营5年后,投资人的本金亏光,这家农资公司关门了。
2019年这家企业风光开张。
开业庆典办得很热闹,庆典活动在五星级酒店举办,遍请当地农资客户和行业大咖参会,笔者也受邀参会。
操盘手是从厂家出来创业的,有投资人出资作大股东,操盘团队为小股东。
当时看,该初创企业很有前景。
公司运营团队多年在农资行业摸爬滚打,熟悉产品和市场,也了解渠道,对植保营养知识也掌握。
该企业面对的市场,经作粮作都有,作物结构丰富,有些作物种植效益还可以。
上游厂家资源也不错,毕竟操盘团队都是厂家业务员出身,认识的人多,上游资源丰富。
团队年轻有冲劲,背后有老板资金支持,很多厂家布渠道时喜欢找这种客户来代理。
……
看着一切都不错。
在过去5年时间里,笔者对其运作情况没有作过多关注。
这咋一听该企业已经倒闭关门了,甚是不解。
因为,无论从哪方面看,从产品资源、市场、运营团队、启动资本金等,该公司似乎都有条件做起来。
笔者思考一番后,感觉原因出在这一点:农资人创业的最佳“风口”期。
曾经有一次,在利农时代研习社举办的“LNSD农资人经营能力提升"培训班讲课时,提到农资人创业的最佳“风口”期。
办农药厂和大肥厂:2000-2010年
办特肥厂:2010-2018年
创办农资批发公司:2000-2015年
创办农资门店:2000-2018年
创办农服公司:2020年之后
创办农资网购平台:2015-2020年
线上直播带货:2020-2025年
……
以上是笔者观察行业20多年变化,所做出的分析。
或会有读者说,我没在最佳“风口”期创业,我也做得不错呀——其实,最佳”风口“期是指事半功倍,做起来不那么费劲,成功概率达到8成以上;“风口”期过了,不是不能做,而是做起来费劲,且成功概率不超过5成。
笔者认为,如果你在非风口期创业且做得很好,那是你拥有了这几个条件之一:
1.有独特经营模式。
2.有独特核心技术。
3.有相对垄断的产品资源。
4.切入细分市场,把握住先行机会。
5.定位的作物很赚钱。
6.比同行更快掌握新工具,并且利好好新工具。
比如,做厂家有专利技术,研发领先;做批发有强大的品牌厂家支撑,产品力强,并且是区域垄断经营;比如善于用抖音、快手、视频号吸粉做私域,聚焦于某个作物,很垂直……等等,都有机会。
现在,上游产能严重过剩,下游市场竞争激烈,“内卷”太严重,对大多数农资人来说,并不是出来创业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