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经销商逆势增长的法宝,为何秘而不宣?
农资经销商面临传统产品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的困境,农资行业的内卷什么时候会结束?今年在市场调研的过程中,辉哥发现经销商交流最多的话题是内卷的状态何时结束,如何才能打破农资经营的内卷?
然而,当行业集体陷入内卷的同时,辉哥和市场调研团队也了解到有些经销商并没有受到内卷环境的影响,逆势增长!如暗夜里的一束微光,格外引人注目。
他们到底是掌握了什么“破卷秘籍”!我们能否从中找到一些破卷的方法和路径?
壹、应用端不需要技术和服务的常规产品
所谓的门槛很快就成了绊脚石!
没有门槛的产品在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只要是有产能优势,就可以躺赢!但行业总是会进步,生产的优势不可持续。
需要推广的产品,需要技术服务的产品,确实不好上量,门槛高,人才难培养。
相比于别人躺赢,大热天的人家在吹空调,自己顶着烈日,全身湿透,还要在田间做服务,心里也觉得不平衡。
农业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吃的每一分苦,都不会白白付出。
十年前做特肥和做植调剂的经销商,就是这种感受,吃了很多人不愿意吃的苦,现在看来所有的坚持和付出都值得!
随着农业的进步,原来的种植者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人力成本攀升,新的种植者的需求发生转变。
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从原来的吃饱开始追求吃好。
真正可以解决作物品质问题的农资产品只有植调剂和特肥!
贰、为何植调剂和特肥
可以成为经销商逆势增长的秘密?
通过市场调研与思考分析,辉哥认为有以下几点是关键因素:
1.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特肥可以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大量的田间应用了解到,两者可以同时促进作物的生长、增强抗逆性、改善果实品质等。回归到最本质的原因,在农业种植过程中,这些产品能够帮助农户实现更高效的种植,从而提高收益。
2.适应农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种植者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认知逐渐形成。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特肥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它们合理的搭配,可以减少劳动力成本,同时保证作物的绿色种植。
3.政策支持和市场潜力
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政策支持,如化肥使用量的零增长政策,推动了特肥市场的发展。同时,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增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特肥的市场容量也在不断增长。
4.应用技术创新和产品多样化
随着农资行业的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特肥的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提供了更多科学、高效的解决方案。同时,市场上产品种类的多样化也为种植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满足了不同作物和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5.经销商的专业化推广和服务
许多经销商通过专业化的推广和服务,帮助农户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产品。例如,提供技术培训、定制化的解决方案等,增强了农户对产品的信任和满意度。
总之,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特肥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作物品质等方面的显著效果,以及随着现代农业发展而增长的市场潜力,成为了经销商逆势增长的秘密武器。
叁、经销商要警惕
为何一看就会,一干就废
四川国光、郑氏化工、龙蟒福生、江西新瑞丰,这些企业近几年的增长让很多企业羡慕,很多企业布局了植调剂的证件,钱也没少花,货也没卖多少!
植调剂不是谁都能干好的,植调剂很挑人,挑经销商,挑专业人才。
专业赛道没有专业人才,一般人真干不好。
专业人才从何而来?要么自己培养,要么高薪挖人!一般的企业挣惯了快钱,根本静不下心培养;这几年利润不行,挖人也不舍得。
无论是国光、郑氏、龙蟒还是新瑞丰,不单单植调剂专业,植物营养布局了多年,对作物的营养需求非常了解。你还想靠植调剂单品挣大钱,人家早都布局“植调+营养”双驱动的作物解决方案。
最后的话
不懂植调剂和特肥的农资经销商
还有没有机会?
机会永远都有,只是你能不能抓住!
要想抓住机会,靠等待肯定是不可能,必须要有准备。不懂就要学,向专业的企业学习,学会了,才能辨别是机会,还是陷阱。
学习要趁早,迟了必懊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