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樱桃巧过三关多挣钱!
近几年大樱桃价格较好,果农栽植大樱桃的积极性很高,面积迅速扩大。但进入结果期后,如果栽培管理跟不上,很易出现“花多、果少、品质差,甚至满树开花不结果”的现象,结果投入不少,收入不多。
因此,大樱桃要想多座果,果个大,品质好,多挣钱,必须做好相应的技术管理工作,巧过“座果、膨果、靓果”关。
一、“座果”关
座果期是大樱桃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座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樱桃的产量和效益。生产中影响座果偏低的主要因素:
一是花芽质量差。大樱桃花芽分化时期集中,分化过程迅速。花芽分化时期需要充足的磷、钾、钙、硼、锌等营养,而多数果农这段时间以氮肥为主,从而导致花芽分化质量差,有的出现雌能败育花,完全不能座果。
二是花期受粉不良。大樱桃自花结实率较低,多数品种主要依靠异花授粉。如果果园授粉品种配置不合理、或数量不足,或花期遇雨,湿度过大,均可造成授粉不良,影响座果。
三是花期缺乏硼、磷等营养。缺硼影响花粉管的伸长,花期遇不良气候条件如低温阴雨,就会出现花而不实。缺磷影响子房的发育,加重生理落果。
四是冻害及晚霜危害。冬季冻害和花期晚霜危害是大樱桃栽培中影响座果最主要的因素。但在同样低温条件下,壮树树体贮藏养分多冻害轻,而弱树树体贮藏养分少,抗冻能力低,冻害重。大樱桃开花期早,每年花期不同区域或轻或重都会有晚霜发生,尤其是栽植在低洼地的果园危害更为严重。
为了提高花芽质量和座果率,应采取以下措施。
3、搞好辅助授粉。一是人工授粉。二是放蜂授粉。
4、预防冻害及晚霜危害。秋季追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花期是大樱桃对低温最敏感的时期,注意防护。另外,要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在霜冻临近时,及时给果园充分浇水,或在果园堆草熏烟,缓冲冻害。
二、“膨果”关
大樱桃果实发育期很短,一般为30-50天。果实发育过程可以分为第一次速长期、硬核期、第二次速长期。果实第一次速长期子房细胞分裂旺盛,细胞迅速膨大,采收时的果实大小,主要取决于第一次速长期的果实发育程度。第二膨大期决定着单果重及果实品质。
不少果农反映自家的大樱桃树叶片又大又绿,就是樱桃个头小,其主要原因:一是果实发育期氮肥过量、磷、钾、钙、微量营养严重不足。二是盲目追求产量,负载不合理。
三、“靓果”关
大樱桃果实着色早晚、果实硬度、果实光泽度是衡量大樱桃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上色早、色泽艳丽,就可早上市,并能赶上好行情。偏施氮肥,钾肥不足;钙、硼、锌等中微量元素不足,都可使大樱桃果实着色晚、色泽暗淡无光。
生产中果农普遍注重使用氮肥。氮肥用量过多,树体营养生长过旺,很易造成座果率差、果实发育缓慢和贪青晚熟现象。所以大樱桃要想早着色、表光好、早上市,果实发育期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施肥
偏施氮肥,钾肥不足,钙、硼、锌等中微量元素不足,都可使大樱桃果实着色晚、色泽暗淡无光。所以大樱桃要想早着色、表光好、早上市,果实发育期应增加钾、钙肥施用量,从坐果后要以钾、钙肥为主。
2、防柳黄落果
此期常会出现大量的核软化的柳黄果,落果不皱缩。预防的主要措施是谢花后至果实硬核前,根据土壤适时适度地浇水,要小水勤浇补充营养防止落果。
3、防裂果
此时期还要加强管理防止裂果,要始终保持土壤水分在70%-80%,不要忽干忽湿,不要大水漫灌,要使10-30厘米深土壤的含水量稳定在12%左右;果实开始着色后,尽量少浇水或浇小水,防止裂果;叶面喷钙,谢花后至采收前,每周喷洒一次300倍磷酸二氢钾;
架设防雨措施,早春在大樱桃的行间隔4-5m设立1根水泥柱或石柱,柱顶比树高高出30-50cm,柱间以竹竿作托梁,花前7-10天覆盖塑料薄膜,四周用绳索拉紧,全园覆盖连成一体或2-3行为一个结构体,四周不盖薄膜,以利通风,坐果后半月揭膜,果实成熟前再覆盖薄膜可有效地预防霜冻、冰雹、鸟害及由降雨造成的果实裂果。
4、摘叶
樱桃叶片肥大,大部分果实易被遮盖,见光难,果实着色期适量摘叶,将遮挡果实的叶片摘除即可,有利于果实着色,但不能摘叶过多,以免影响树体生长和下年花芽质量。
5、改善光照
于果实着色期(果实采收前10-15天)在树冠下铺设银色反光膜,在田间垂挂反光膜,增加树冠下部和内膛光照,促进果实着色。
6、增大温差
果实着色至成熟期,大棚内白天温度适当高一些,夜晚温度适当低一些,保持10℃-12℃的昼夜温差,可促进糖分积累,有利于果实着色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