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东北地区:特肥也是大市场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2/4/10 9:45:34
“特肥氛围起来了。” “特肥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特色经作势头迅猛。” “整个东北都感觉特肥的机会来了。” 这是很多特肥企业和经销商对于东北市场的认知。 因为经作种植规模大、农产品附加值高等特点,东北市场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农资企业,特别是特肥企业的重视,成为特肥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当传统特肥区域杀成一片红海时,东北特肥市场“热”了

“特肥氛围起来了。”

 

“特肥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特色经作势头迅猛。”

 

“整个东北都感觉特肥的机会来了。”

 

这是很多特肥企业和经销商对于东北市场的认知。

 

因为经作种植规模大、农产品附加值高等特点,东北市场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农资企业,特别是特肥企业的重视,成为特肥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当传统特肥区域杀成一片红海时,东北特肥市场“热”了起来。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东北地区粮食总播种面积3.57亿亩(黑龙江2.18亿亩,吉林8581.95万亩,辽宁5315.4万亩),占全国粮食总播种面积的20.24%;粮食总产量2889.12亿斤(黑龙江1573.54亿斤,吉林807.84亿斤,辽宁507.74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21.15%;合计增产达152.58亿斤(黑龙江65.34亿斤,吉林47.24亿斤,辽宁40亿斤),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57.15%


51.jpg

 

无论是粮食播种面积还是产量,都占据全国粮食总面积和总产量的五分之一,东北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粮仓”。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东北地区有着中国面积最大的东北平原,有着富饶而封闭的“马蹄形”,有着3.8亿亩的农作物播种面积,所以,其也一直是农资行业的大市场。

 

2020年,东北地区农业总产值7332.8亿元,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587.1万吨。

 

除粮食作物外,东北还盛产甜菜、花生、花卉、中草药以及温带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寒暖农分异,干湿林牧全,麦菽遍北地,花果布南山”形象地道出了东北农业种植的多元化和区域化特点。

 

也正是因为丰富的物产和多元的种植结构,东北地区对特肥的需求量超过了300万吨,成为特肥企业争相布局的又一热门大市场。

 

智研咨询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东北地区特种肥料需求量为201万吨,市场规模为103.16亿元;2020年特肥行业需求量增长至323.27万吨,市场规模达到178.04亿元。



未来,随着肥料“减量增效”的继续推进和特色经济作物的进一步发展,东北地区的特肥规模还将继续扩大。据智研咨询预测,预计到2028年,东北地区特肥市场规模将达到268.9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3%

 

特色经济激发特肥需求

 

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东北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用肥结构以复合肥和掺混肥为主,农资行业对于东北市场的定位一直是大田作物区。

 

但这并不意味着东北只有玉米、大豆、水稻这些大田作物,在东北地区,蔬菜、果树、甜菜、中草药、西甜瓜等经济作物也有一定的种植规模,且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大和集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东北地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2552.38万亩,其中,辽宁经作种植面积1140.9万亩,居于三省首位,经作种植正在向集中化、规模化发展,大棚蔬菜、大棚樱桃、大棚葡萄、大棚草莓等设施种植已成规模。


54.jpg

 

据《2020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辽宁省2020年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1140.9万亩,比上年增加48.5万亩。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为464.4万亩,增加24.2万亩;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为488.4万亩,增加20.1万亩。全年果园面积为537.6万亩,比上年增加8.4万亩。

 

其中,果树种植主要集中在以大连、营口、丹东、鞍山为代表的辽东半岛;蔬菜种植区域的分布,则是从大连、营口一路沿渤海湾向西到锦州、葫芦岛,包括辽中地区的鞍山、沈阳等地。

相较于粮食作物,这些经济作物的种植效益更高,农户更舍得在农资上投入,对特肥的认知也在逐渐提高,特肥需求强劲,是辽宁省最主要的特肥市场。

 

2020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0年黑龙江全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707.63万亩。其中,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228万亩,增长3.6%;油料播种63万亩,下降19.0%;瓜果类播种面积60万亩,下降5.5%;中草药材播种面积177万亩,增长66.4%

 

根据黑龙江省农业部门的统计数据,黑龙江省特色经济作物的面积已超过1000万亩。其中,蔬菜461万亩,设施蔬菜播种面积145万亩;鲜食玉米面积201万亩,产量170万吨;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60万亩,产量52万吨;果树面积85.6万亩,产量79万吨;汉麻种植面积26.85万亩,其中花叶用3.3万亩,纤维用23.55万亩;西甜瓜95万亩,甜菜、花生、向日葵、籽用南瓜、烤烟、花卉等68万亩。

 

虽然两个部门的统计数据有所出入,但都说明了一个事实:黑龙江省的作物种植结构正在优化,特色经济作物已成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格局。

 

未来,黑龙江省特色经济作物面积还将进一步扩大。根据刚刚发布的《黑龙江省“十四五”特色经济作物发展规划》,到2025年,黑龙江发展特色经济作物总面积在1200万亩以上。


55.jpg


随着特色经济作物的持续优化、调整,当地种植户也开始对特肥产品感兴趣,开始关注冲施肥、叶面肥以及具有土壤改良功能的特肥产品。

 

在吉林省,种植结构以玉米、大豆为主,但苜蓿、花生、鲜食玉米、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增加。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吉林省蔬菜种植面积为189.98万亩、花生种植面积为358.77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为95.25万亩、果园面积40.67万亩、甜菜种植面积1.64万亩等。

 

这些附加值高、区域集中且颇具规模的经济作物,正在改变吉林市场传统的用肥结构:常规复合肥产品的市场氛围和份额逐渐被稀释,以菌肥、中微量元素肥、水溶肥、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为代表的新型肥料和特肥产品迎来发展热潮,并有成为主流之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