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产果园冬季修剪技术!
二是遵循乔砧树生长特点,以培养高光效树形为出发点,改造优化树体结构与空间分布
三是以培养下垂状结果枝组(群)为重点,调节枝组配比与空间分布
四是修剪手法以轻剪缓放为主,不短截、迟回缩,培养松散下垂珠帘式结果枝组(群)
1、亩枝量:控制在5—8万,枝干比1:3,保持良好树体结构。 2、树高:控制在2—2.5米,主枝数量3—4个,主干高度1米 以上。 间伐,调减园内密度 疏枝,优化树体结构 落头,打开树体光路 一是落头时应选择枝势中庸的主枝进行落头,树高控制在2.5-3米左右为宜。 二是对于落头部位枝势不稳的果树,忌落头一次到位,避免造成树势过旺,抽生旺条,消耗树体养分。可采取疏枝造伤结合拉枝的办法稳定枝势,2-3年枝势稳定后再进行落头。 提干,集中营养供给 根据密度与该株枝量,可疏除过低主枝1—3个,使干高达到100公分左右,减少营养无谓消耗,集中营养供优势部位结果。 开角、缓和树势 二是对各类结果枝组,可采取垂枝措施,控制营养生长,促其早成花、早结果,但应注意空间排布,避免所有枝全部下垂而影响光路,同时应注意枝组更新。 改形前:亩枝量12-15万,结果量2.5万个,产量3500-4000公斤左右,80mm优果率5%-10%,果实着色度5%-15%,产值5500—7500元,亩纯收入3000—4500元。(城川吴庙果园) 改形后(第二年):亩枝量6-8万,结果量1.5-2.0万个,产量2500-3000公斤左右,80mm以上优果率70%,果实着色度80%以上,产值1.5-2.1万元,亩纯收入1.2-1.8万元。 改形后果园由于枝量减少,果个数量变幅较大,但由于园内光照得到有效改善,营养转化积累多,优质果率大幅提升,80mm果率在改形。 第二年后可达到70%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同时由于果个数量减少,套袋数降低,果农前期投入明显降低。树相指标
修剪措施
一是各类骨干枝为缓和树势,增加有效光照,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拉枝角度以80-90度为宜;对已成形的结果园,主枝角度过小的,也要采取强拉措施开张角度,以缓和生长势,转化成长势稳定、强健的结果枝。效果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