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种植服务商, 而是农技辅导员
“农资经销商必须要转型”这句话在农资行业已经喊了很多年了,但真正转型的和转型成功的寥寥无几。
成哥认为,农资经销商转型的方向不是做种植服务商,而是农技辅导员。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就是偷换概念吗?种植服务商和农技辅导员有什么区别?非也。所有概念的背后体现的一定是价值主张。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服务能带来客户吗?肯定能!服务能上升到战略高度吗?也可以。
海尔、海底捞等企业就是把服务变成了企业战略,成为区隔对手的竞争优势。但必须承认,有无数企业学习、研究、复制过海尔和海底捞的服务文化,却鲜有成功者。这种融入到企业基因里的服务,根本就不是我们理解的常规意义上的服务。
服务一定能获得客户的忠诚度吗?未必。
甚至有些客户,你服务得越好,他越挑剔;你服务得越优,他跑得越快。相信你我都经历过这种情况:有时候对方的服务太热情了,热情得我都受不了了,他推荐的产品我不想要还不好意思拒绝,干脆我就不去他店里了。这种因为“服务过剩”而失去客户的现象在终端门店比比皆是。
再说,传统农资经销商对种植户的服务不好吗?
有多少农资经销商把心都掏给种植户了:没钱买药?先赊着,等有钱了再给。不想来店里取货?我开车给你送;家里没人打药?我帮你打。指明要你店里没有的产品,没关系,我想办法给你搞到……
这样的服务不可谓不好吧?然而种植户怎么对他呢?
“现在不赊了?这不是瞧不起我吗?我去隔壁老王家买。”
“送肥料?不用了,前两天张三给我送了,反正都差不多,用谁的都一样。”
由此可见,服务根本就换不来种植户的忠诚。
有人可能会说,我们讲的种植服务和你说的服务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我们是技术服务,不是常规服务。
只要你以服务者的角色和身份去做事,还没开始你就输了。
那么如何改变呢?放弃“服务生”的心理和身份,把自己上升到“辅导员”的高度上来。
辅导员需要什么条件?首先要懂专业和技术;其次辅导员不仅能像老师一样教,而且能手把手地带你做。
当农资经销商能够手把手地教种植户如何施肥、如何用药、如何播种、如何栽培等农技知识的时候,他在种植户心中就是一个师者。
当你成为种植户心目中的老师的时候,他们有相关问题和需求首先会想到你,然后会咨询你,进而会依赖你。
所以说,农资经销商未来真正转型的方向不是做种植服务商,而是农技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