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红苗的生理原因及防治

作者:农田行者 2024/6/12 10:19:33
(一)玉米红苗的表现当玉米幼苗长出3~4片叶时,常常发现,从幼茎基部向上数第3片叶(也有从第4片叶)开始发红。颜色变化先从叶尖端边缘开始,逐渐扩展到叶片的大部分,呈紫色。如果生长条件不改善,它还会扩展到下部叶片和新生叶片,一直到7~8片叶,严重可到9个叶片。有的是整个叶片发红,有的只是叶片的一部分发红,严重时,叶鞘、茎部均出现紫红色。苗期呈紫红色的玉米植株,群众称为“红苗”或“紫苗”。短时间的“红

(一)玉米红苗的表现

当玉米幼苗长出3~4片叶时,常常发现,从幼茎基部向上数第3片叶(也有从第4片叶)开始发红。颜色变化先从叶尖端边缘开始,逐渐扩展到叶片的大部分,呈紫色。如果生长条件不改善,它还会扩展到下部叶片和新生叶片,一直到7~8片叶,严重可到9个叶片。有的是整个叶片发红,有的只是叶片的一部分发红,严重时,叶鞘、茎部均出现紫红色。苗期呈紫红色的玉米植株,群众称为“红苗”或“紫苗”。短时间的“红苗”,问题还不大,“红苗”时间过长,则严重降低产量。所以,群众说,“玉米种不好,定穿红棉袄,长久脱不去,棒子结得小”。

图片

除叶色紫红外,红苗还有以下几种突出表现:

1、幼苗植株矮小

红苗的玉米一般生长缓慢,所以植株矮小

图片

表中资料指出,红苗植株昼夜平均生长速度只有1.02厘米,而正常幼苗为1.7厘米,也就是说,红苗生长速度比正常苗降低了55.5%。

2、叶片叶绿素含量低

据测定,正常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占干重的2.1%,而红苗的叶绿素含量占干重的1.7%,相当于正常绿苗叶绿素含量的80.9%,也即红苗的叶绿素含量比正常绿苗减少了19.1%。叶绿素含量降低,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因而幼苗干物质积累少,生长缓慢。

3、红苗根系活力降低

据王连铮等(1966)测定,红苗根系的体积、分布范围、吸附表面积等几个指标均比绿苗差。因而,根系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差,干物质积累少,根系重量也较轻。

图片


(二)玉米红苗的生理原因

1、氮磷供应不足

在三叶期以前,玉米幼苗生长主要靠种子内的贮藏物质。三叶期以后,幼苗生长所需的营养逐步转为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土壤中氮、磷供应不足,特别是磷缺乏时,满足不了玉米幼苗生长的需要,根系发育弱,幼苗生长缓慢,幼苗体内氮、磷含量降低。

图片


必须指出,磷供应不足,主要是指可溶性磷不足。实践证明,在全氮和全磷大致相同的土壤上,有的出现红苗,有的不出现红苗,其原因就在于可溶性氮和磷的含量不同。

图片

由表可见,红苗和绿苗的土壤中全氮、全磷含量并不多,但是红苗土壤速效磷含量在0~10厘米深时,比绿苗土壤中少24%,10~20厘米深时少30.5%,20~30dloy深时少45%。红苗土壤水解氮含量,在0~10厘米深时比绿苗土壤中少20.7%,而下层水解氮含量两种土壤相差不大。因此,红苗的产生,主要是土壤中缺乏速效磷,与水解氮不足也有关系。由于磷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氮是与碳水化合物合成蛋白质的原料,因此,氮、磷不足破坏了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可以认为,营养不足,特别是磷不足是引起玉米红苗的根本原因。

2、低温

不适当的早春播种,或者春寒时间过长,地温低,土壤养分释放慢,同时,低温又使根系吸收力差,所以植株感到养分不足。此外,低温可使玉米体内淀粉水解为可溶性糖,而这时植株生长慢,呼吸弱,使可溶性糖得到积累,为花青素的生成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叶绿素在低温下受到破坏或不能形成,这也为花青素的显现提供了方便。

在东北地区一些菜茬,荞麦茬、甜菜茬等冷、晚茬口,低洼而粘重的土壤,一般通透性差,造成玉米苗期地温低,也易产生红苗。

3、栽培措施

整地过晚,土壤未及下沉即行播种,使玉米胚轴拉出断裂,妨碍幼苗对养分的吸收。播种质量不好,覆土过浅过深也都容易造成红苗。这是因为覆土过深,加之地势低洼,土壤湿度过大,地温低,使一些次生根变黄,甚至腐烂;覆土过浅,则部分根露出地表或死亡。因此不论覆土过深过浅,都影响根系对养料的吸收,从而使幼苗营养不足,特别是磷营养不足。此外,施肥不当,“烧”坏了根系;药剂处理土壤不当,致根系中毒等,都会造成红苗。

综上所述,发生红苗的原因虽很多,但主要是因为根系发育不良,吸收力差,或土壤供肥不足,引起幼苗体内正常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蛋白质代谢受到破坏。总之,可溶性磷和水解氮的不足是产生玉米红苗的最主要原因。

(三)生产上防治红苗的途径

根据上面对红苗产生原因的分析,认为红苗主要是缺少速效养分和根系活动弱,吸收力差,由此可以采取针对性措施:

1、追施氮磷肥

王连铮等(1966)作过红苗玉米苗期(6叶期)追肥试验。亩施过磷酸钙15斤、硝酸铵7斤,结果,追肥后不久,红苗植株的红色消失,原为红苗的玉米追肥后其产量比不施追肥的增加27.4%,虽然6叶期追肥稍晚了一点,但接近绿苗玉米的产量。

图片

根据我们1970年的试验,同时采用根际追肥和根外追肥相结合,对于改善红苗状况更为有利。结果证明,根外追施磷肥者早1~2天出生新根,而且,追肥越早效果越好。特别是对于“九九”玉米“(农历”九九“播种的玉米),其成败的关键即在于能否早中耕、深中耕、早追肥,使红苗变绿苗,弱苗变壮苗。

2、合理调换茬口

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避免在冷茬、低洼地种植玉米,整地质量好,播种深浅适宜,施肥方法得当,对粘重土壤进行改良等等,都是防治红苗的措施。但是,这些措施要因地制宜地采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