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分化显著!国投丰乐、荃银高科、登海种业等披露半年报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内容团队 2025/8/30 10:42:21
近期,多家种企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国投丰乐营业收入115,031.71万元,下降13.42%;归母净利润-2,802.54万元,下降25.44%。荃银高科营业收入为14.36亿元,同比增长1.81%;归母净利润为-4132.91万元,同比下降85.85%。登海种业营业收入 36,933.22 万元,同比下降9.41%,归母净利润3,511.24 万元,同比下降33.42%。

近期,多家种企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年上半年,国投丰乐营业收入115,031.71万元,下降13.42%;归母净利润-2,802.54万元,下降25.44%。

荃银高科营业收入为14.36亿元,同比增长1.81%;归母净利润为-4132.91万元,同比下降85.85%。

登海种业营业收入 36,933.22 万元,同比下降9.41%,归母净利润3,511.24 万元,同比下降33.42%。

大北农营业收入135.59亿元,同比增长3.55%。种业产品收入为 4.77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5%。


01

国投丰乐:净利润-2802.54万元,同比下降25.44%


8月29日,国投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投丰乐”)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营业收入115,031.7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832.86万元,下降13.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802.5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68.32万元,下降25.44%;种子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6,281.1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03.23万元,下降7.93%。

图片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031.7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832.86万元,下降13.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802.5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68.32万元,下降25.4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126.7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92.01万元,下降14.33%。

各产业中,种子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6,281.1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03.23万元,下降7.93%,其中杂交水稻种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主要是新推出的乐优系列及祥两优系列品种在产量、抗病性等方面表现优异;玉米种子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国内玉米种子市场供大于求,市场竞争加剧以及转基因品种铁391K市场维权不及预期,退货量增加。农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4,123.3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661.08万元,下降15.69%。香料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4,627.2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68.55万元,下降4.99%,主要是市场需求不旺,主营产品销售价格下行。

图片

营业收入构成

种业板块方面,国投丰乐玉米产业加强品种建设,聚焦核心市场,打造战略大单品,转基因玉米品种铁391K入选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强化“高产、优质、抗逆”技术路线,以“高抗优”的丰乐520等品种抢占玉米黄金粮新赛道;拓展市场销售渠道,丰乐399、丰乐720、战玉211等新品种市场销量快速增加;加强张掖丰乐、新疆乐万家等核心制种基地管理;升级改造种子加工设备,提升加工效能,公司玉米产业综合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提升。

水稻产业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逐步构建高效的水稻种子营销网络,推动区域资源高效整合,水稻品种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乐优系列、祥两优系列品种销量持续增加;南陵早2号水稻品种以其比普通早籼稻品种早熟10余天的优势,在皖浙赣湘等地得到种粮户青睐;加强中科发早粳系列品种建设,推行定制化市场开发,优化粮贸渠道,打造全天候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品种表现深受市场好评,在第六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终评会上摘得“全国优质粳稻金奖品种”称号;加强与下游原粮采购、加工企业合作,提升产品附加值;常规水稻业务强化市场推广创新,开展多元化宣传,增强市场渗透力,直播用种和农场统供销售量增加。

小麦产业加大烟农1212品种推广力度,组织生产基地培训会、现场观摩会和订购会,加强与大型酒粮收购企业、面粉加工企业合作,推动烟农1212在酿酒原料市场的规模化应用。

瓜菜产业稳定核心盈利产品销量,同时加大新品种市场推广力度,开展栽培技术交流会,积极打造“中蜜1号”等优质新品种。

国际贸易业务积极推动优势种子产品出口,加强水稻新品种在南亚地区的示范推广;玉米种子首次出口中亚地区;连续第四年中标韩国政府绿肥招标采购,扩大在韩国的市场份额。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共申请审定 5 个水稻品种(均为国审)、22 个玉米品种,玉米品种中国审(含转基因)13个,省审 9 个,转基因玉米品种铁 391K 已通过国家转基因西北区初审,战玉 001 通过辽宁省审定,亳乐005、战玉102、FY761等 5 个品种已通过安徽省初审。

02

荃银高科:净利润-4132.91万元,同比下降85.85%


8月27日,荃银高科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4.36亿元,同比增长1.81%;归母净利润为-4132.91万元,同比下降85.85%。

图片

荃银高科称,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3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81%,主要是种子出口及国内玉米种子等收入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32.91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5.85%,主要受国内品种同质化程度高、市场竞争持续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种子业务整体毛利率有所下降,此外公司增加研发投入、加大市场推广力度等致经营管理费用同比增加

图片

03

登海种业:上半年净利润3511.24万元 同比下降33.42%


报告期内,由于受商品粮玉米价格走低、市场信心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种子销售低迷不畅,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并未改变,公司玉米品种因受病害及市场偏好耐密型品种冲击,又叠加反常气候、转基因品种“扩面提速”等影响因素,经营业绩下滑。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36,933.22 万元,同比下降9.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511.24 万元,同比下降 33.42%。其中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444.97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4.82%,实现净利润 3,799.86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73%。

图片
营业收入构成
图片
报告期内,登海种业积极推进科研、生产、经营各项工作,顺应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工作思路,促进公司运营高质量发展,并取得以下成绩:

1、根据品种区域化需求特点,扬长避短,加强适销区域品种的营销工作和技术服务,增加销量。

2、不断强化生产与加工过程质量控制,种子质量得到有效保障;适当调减制种面积,量入为出,以销定产,降低库存风险。

3、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不断推进青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以及东北、西北、南方、黄淮海四大区育繁推一体化体系建设步伐。截至本报告期末,主要在建项目都已完成计划投资的90%以上。其中,青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已完成投资 12,101.34 万元,工程进度达 97.81%,科研育种工作已经在该中心有序进行,该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公司开创育种创新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察县烘干线厂区建设、登海农科新建厂区均已基本完工(各项目建设进度详见本节“六、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生产加工及科研工作得到了有效保障。

4、玉米转基因品种“登海 1959D”,通过了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定。报告期末,公司的玉米转基因品种达到 6 个。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期较上年同期下降 33.42%,主要原因是本期销售下降及税费增加影响

04

大北农: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250.93%


大北农公告,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5.59亿元,同比增长3.55%。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250.93%

图片

大北农所处的行业主要围绕作物科技与动物科技两条主线,涉及种业行业(生物育种及常规育种)、饲料行业、生猪养殖行业及疫苗动保行业等业务板块,未来将更聚焦农业科技产业。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5.59 亿元,同比增长 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5 亿元,同比增长250.9%。主要系:① 种子业务方面,种子产品销量同比增长幅度较大,其中水稻种子销量同比增长超一倍,玉米种子销量同比增长超三倍,种子业务收入和利润较上年同期也均有明显的增长;② 饲料业务方面,饲料产品销量同比实现了增长,饲料产品平均毛利率保持稳定。③ 养猪业务方面,生猪行情价格报告期持续稳定运行,且公司不断优化种群,提高生猪养殖能力,改进生产指标,使得公司生猪养殖成本不断下降。④ 公司强化经营管理,提升运营效率,期间费用同比呈下降趋势。

报告期内,公司饲料产品收入为 85.99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63.4%;养猪产品收入为34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25.1%;种业产品收入为 4.77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3.5%。

玉米业务方面,公司聚焦国内市场,已在东华北、黄淮海、西南三个区域形成较为成熟的研发育种团队,推出了农华803、农大 778、FD707、荣玉 88、川单 99、荣玉丰赞、大天 2416、罗单 297、京科 978、泽玉8911 等系列品种。公司运营的川单 99、罗单 297、中单 1130 等品质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5 年)》。玉米种业在西南区域优势已初步体现,下属子公司云南大天、川单种业、丰度高科等在西南区域形成产业合力与协同,玉米种业正在加强黄淮海及东北区域布局,已筛选出一批换代升级新品种,通过自主育种,合作育种等方式推进业务落地,种子推广网络遍及全国。同时,公司 4 个玉米性状产品(DBN9858、DBN9936、DBN9501、DBN3601T)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抗虫效果良好,耐草甘膦性状表现突出。

水稻业务,目前公司推广的粤农丝苗、贡两优、华盛优等系列和宜香优 2115、青香优 19 香、龙粳31 等品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中均表现优异。宜香优 2115、龙粳 31 被农业农村部遴选为 2025 年农业主导骨干型品种,邦两优郁香入选成长型品种,韶香 100 入选苗头型品种,龙粳 31 已连续多年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粳稻品种。

大豆业务,公司制定了面向中国和南美市场的发展规划,截至报告期末,国内业务上,公司4 个大豆性状产品(DBN9004、DBN8002、DBN9004×DBN8002、DBN8205)获得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拥有6个国家审定的转基因大豆品种,其中脉育 511 入选 2025 年农业主导苗头型品种。在国际业务上,3 个大豆性状产品(DBN9004、DBN8002、DBN9004×DBN8002)分别获得巴西、阿根廷及乌拉圭的种植许可,并且DBN9004、DBN8002 均已获得中国转基因生物安全进口许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