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烟台套袋红富士苹果“大黑疤”烂果多发原因分析与预防建议
“大黑疤”烂果病是果农对2023年烟台套袋红富士苹果多发的烂果病的形象叫法,其特征比较明显——腐烂部位病斑较大,同时腐烂部位的颜色是黑色的,烂果的部位在果面上没有固定的位置。往年这种病害并不多,但是2023年烟台红富士果园“大黑疤”烂果却是发生比较普遍,部分果园里这种情况发生比较严重,造成惨痛损失。笔者结合实地走访果园,给出分析如下。
发生特征与分布规律
笔者通过走访烟台地区多处果园实地查看病果发生情况,发现有如下规律:
水浇条件差、在持续干旱期未能及时浇水缓解旱情的后期水裂纹重的果园“大黑疤”烂果病发生重;
同一片果园中树势差、根系差的树“大黑疤”烂果病重。通风透光的果园发生很轻,果园密闭,通风见光条件差的发生重。
树上未套袋的红富士苹果极少发生。
“大黑疤”烂果病在大果上发生重,在小果上基本不发生。
“大黑疤”烂果病的果实腐烂部分与健康部分容易分离,腐烂部位并不深。
在果实阳面发生重,在果实的阴面发生轻。
这些病果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腐烂部位都存在裂口,并且调查的果园在8月20日前摘袋观察都未发现“大黑疤”烂果。笔者推测“大黑疤”烂果是发生在8月20日之后。
红富士“大黑疤”烂果病的典型症状
部分果园“大黑疤”烂果发生严重,大量烂果
笔者结合“大黑疤”烂果的发生时间和发生特征判断,这是链格孢烂果病(暂定)。链格孢烂果病的发生就是先出现伤口之后腐生感染。链格孢属真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适应性强,繁殖产孢量巨大,对果树危害严重。引起枣、梨、苹果果实黑斑病的病原真菌主要是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Fr.)Keissler]。只有造成伤口,并且在保湿的情况下,24小时后接种处表现出症状。此病在病斑中央都有裂口。
与其他后期主要烂果病害的区别
有的果业工作者将2023年“大黑疤”烂果病判定为炭疽病或者褐腐病或者轮纹病,笔者在此将这四种病害加以对比区分。
虽然从感染和表现症状的时期上看四者都符合前期侵染临近成熟表现明显症状的特征,但是只有“大黑疤”烂果病是必须产生裂口才能感染,其余三种都不需要裂口就可以感染。褐腐病、炭疽病、轮纹病在田间都具有明显的发病中心,而“大黑疤”烂果病无明显发病中心。
就这四种病害果实表现看又有明显的症状区别。
褐腐病被害果面初现浅褐色小斑,病斑迅速扩展,经8~10天可使整个果实腐烂。病果的果肉松软,海绵状,略有弹性,落地不易破碎。
“大黑疤”烂果病并不会使整个果实腐烂,果肉也不会呈现海绵状。
苹果轮纹病果实受害时,也以皮孔为中心,初生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很快呈同心轮纹状,向四周扩大,并有茶褐色黏液溢出,病斑发展迅速,在条件适宜时,几天内即可使全果腐烂,发出酸臭气味。
“大黑疤”烂果速度慢,也无茶褐色黏液,也不会全果腐烂,也无酸臭气味。
虽然炭疽病与“大黑疤”烂果病的病果病部果肉与健部果肉界限都分明,但是炭疽病病果挖去病斑后的病部果肉呈漏斗状,而“大黑疤”烂果挖出病斑后的病部呈圆形或不规则形。
多发原因分析
“大黑疤”烂果病——链格孢烂果病2023年在套袋红富士苹果上多发,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如下:
2023年烟台苹果生长前期持续性高温干旱,套袋苹果在袋内持续性高温逆境环境中容易发生细胞老化,部分套袋苹果甚至发生严重日灼伤害导致部分细胞坏死。细胞老化后更容易在后期膨大期的细胞体积增大过程中出现细胞破裂导致伤口产生。这也与果实阳面发生“大黑疤”烂果重,背阴面发生轻的规律相吻合。
持续性高温干旱导致苹果细胞老化甚至发生日灼
8月底至9月初是富士苹果果实的迅速膨大期,此时烟台地区连续遭遇强降雨。果农习惯性在降雨后撒施速溶性肥料追肥,导致红富士苹果水肥突然增大。果实生长膨大期遇干旱时,果实膨大速度慢,突然加大果实的水分供给,果肉细胞吸水膨胀,生长迅速,但是果皮生长速度却不能同时加快,于是出现果肉与果皮生长膨大速度不平衡的情况,导致果皮皮层组织撕裂,形成裂纹。水裂纹的形成为病菌乘虚而入提供了便利。
烟台8月下旬天气情况
2023年烟台套袋红富士苹果前干后涝水裂纹高发
2023年8月下旬烟台地区连续强降雨并且气温适合链格孢菌繁殖。
降雨造成袋内高湿,促进了病菌快速生长和大量繁殖,同时抑制自然裂口形成愈伤,从而导致大量病菌自果实表面的自然裂口侵染,使果肉细胞坏死或腐烂。由于近成熟期果实的果肉细胞营养丰富,抗扩展的能力差,病菌侵染能不断的生长扩展,最终形成大型的“大黑疤”烂果。
除了气候条件外,套袋前和套袋后的植保防治不力也是导致“大黑疤”烂果病多发的重要因素。由于前期持续性干旱导致部分果农对于苹果的病虫害防治放松警惕,在用药上比往年减少了用药次数和种类、降低了浓度,特别是一些果农图便宜使用了低价劣质农药,这样的果园在2023年“大黑疤”烂果病发生比较严重。
2022年前期持续性干旱后期又是连续性强降雨,导致一些果园的根系严重受损,2023年春节期间又遭遇极端寒冷天气,衰弱树势导致果树抗逆性和抗病性严重下降,这也是2023年“大黑疤”烂果病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近几年烟台地区不少果农采用全年不开沟施肥的方式管理果园,这种施肥方式虽然能够快速补充苹果生长需要的营养、节约肥料,但是连年不使用固体有机肥改良土壤会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带来果园土壤对水分的缓冲能力下降,在水分剧烈变化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水裂纹和裂果。
笔者通过走访也发现重视补充钙肥,特别是基肥中重视补钙和临近摘袋前1个月注意补钙的果园“大黑疤”病发生较少。主要是因为钙元素能强化细胞、增强细胞壁的厚度,从而增加果皮韧性减少裂口的发生,减少病菌的感染概率。
预防建议
对于“大黑疤”烂果病——链格孢烂果病笔者建议从如下方面预防:
一是植保防治方面,链格孢菌的耐药性并不强,推荐套袋前使用10%多抗霉素1000~1500倍液或者50%异菌脲1000~1500倍液或者0.3%四霉素1000倍液,临近采收前1个月遇到较大降雨就要考虑用药防治,使用70%甲基硫菌灵600~800倍液或者10%多抗霉素1000倍液,摘袋前使用70%甲基硫菌灵600~800倍液或者90%三乙磷酸铝600倍液或者10%多抗霉素1000~1500倍液。摘袋后2~3天推荐使用5%多抗霉素水剂500~750倍液或者0.3%四霉素800~1000倍液。
二是强化补钙减少水裂纹,除了底肥使用硅钙钾镁类中微肥,套袋前还应叶面喷施3遍高含量糖醇钙液,谢花后套袋前和8月份结合浇水地下使用钙肥,特别注意8月份补钙应该使用不含氮的钙制剂。
三是重视底肥中复合肥的投入量,避免因底肥不足后期过多追肥遇上强降雨造成果实迅速膨大出现水裂纹。对于水浇条件差和土壤保水能力差的果园提倡底肥中多使用有机肥或者凹凸棒以及其他具有保水功能的产品,避免前干后涝条件下大量出现水裂纹及裂果。对于树势和根系差的果树,春季萌芽前推荐使用菌剂、氨基酸、海藻精类产品灌根促发生根,根系发达后对干旱和涝害的抵抗能力会增强。
总 结
引起2023年烟台苹果“大黑疤”烂果的是链格孢烂果病,引起烂果的病菌需要在果面先形成裂口的情况下才能感染。2023年8月底强降雨后套袋致使果袋内的环境符合链格孢菌快速繁殖的条件。2023年前期持续性干旱、8月底的连续干后涝的气候条件,加上一些果园的不合理浇水施肥导致水裂纹的多发,水裂纹产生后为链格孢菌侵染提供了场所。在接下来的苹果管理生产中除了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药剂预防外,还应该注重补钙和改良土壤、合理灌溉,加强对水裂纹的预防,从而间接减少链格孢烂果病的发生。
(本文摘自《果农之友》杂志2024年第3期,文章原文题目为“2023年烟台套袋红富士苹果“大黑疤”烂果多发原因分析与预防建议”,作者是来自山东省烟台市供销业达园艺有限公司的孙晓东。其他媒体和网站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果农之友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