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武远:节肥增效,碧晶之路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郭英民
2023/11/27 8:30:44
放眼整个肥料行业,“提质增效”这个概念早就被炒得火热,很多年前就已经是行业的焦点、热点。甚至大大小小的肥料企业如果不打着“提质增效”的旗号,都不好意思展现它们产品的优势。作为“硝化抑制剂专业供应商”,上海碧晶肥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碧晶”)十几年专注于硝化抑制剂专业研究,是氮稳定技术领域的倡导者。其产品通过从源头控制住氮肥流失,并在土壤中长久地形成“硝—铵”混合的氮营养供应形态,来大幅提高
放眼整个肥料行业,“提质增效”这个概念早就被炒得火热,很多年前就已经是行业的焦点、热点。甚至大大小小的肥料企业如果不打着“提质增效”的旗号,都不好意思展现它们产品的优势。
作为“硝化抑制剂专业供应商”,上海碧晶肥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碧晶”)十几年专注于硝化抑制剂专业研究,是氮稳定技术领域的倡导者。其产品通过从源头控制住氮肥流失,并在土壤中长久地形成“硝—铵”混合的氮营养供应形态,来大幅提高作物吸收养分的效率,增加作物产量。对于上海碧晶的掌舵者喻武远来说,“提质增效”不是概念,而是发展的必经之路。
技术出身的喻武远直言,硝化抑制剂是通过生化技术即硝化抑制作用,减少肥料的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让作物充分吸收养分,从而实现增产增收的专利技术。喻武远表示 :“以前国内市场上没有硝化抑制剂概念,我们国家的复合肥从 1980年左右发展至今,已经 40 多年,最早使用进口复合肥,2000 年以后国产复合肥开始快速发展,进口肥销路依然比较好,原因就是因为它添加了硝化抑制剂。”喻武远说,他们最开始是做化工品的,也就是农药的中间体。在生产中,无意之间得到了2-氯-6-三氯甲基吡啶这个化合物,在随后的查新检索中了解到在 20 世纪70 年代,陶氏就在做并且已经在应用这个化合物了。“后来我们和中国农科院、浙江大学进行合作,花 5 年的时间进行了效果和机理的研究,决定将 2- 氯 -6-三氯甲基吡啶作为我们的主要产品去做。后来在完全研究清楚了它的作用机理、用法用量以及田间效果体现之后,才将相关产品 NMAX 推向市场。”喻武远介绍。当时喻武远他们了解到,国外的企业拥有好的技术时,会直接运用于产品,不会过度进行宣传,以便于企业能够更好地防止技术的外传,实现垄断。喻武远说,他就是因为当时看准了外企高附加值的东西不往肥料市场走,才毫不犹豫地决定将产品用于肥料市场。但是这个产品出来以后,市场准入是一个问题,因为国内以前没有硝化抑制剂这个品类。为了加快产业化应用,解决市场准入问题,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后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拿到了当时第一张肥料增效剂登记证。“这就是我们硝化抑制剂的前世今生,国内的肥料企业如果想做稳定性肥料的话,这个技术你不懂也得懂。”喻武远说。和喻武远的深入交流有两次,一次是在新疆乌鲁木齐,一次是在他上海的办公室。交流的内容全部是关于硝化抑制剂的,这两次交流都让笔者受益匪浅。一方面,“技术范儿”的喻武远在核心技术上的专业性霸气侧漏!另一方面,上海碧晶的硝化抑制剂之于肥料行业的价值,还真就不能不服!其实,两次交流中笔者问的第一个问题都是同一个 :“硝化抑制剂到底是什么?起到什么作用?”答案是 :上海碧晶硝化抑制剂通过抑制氮肥浪费的根源—亚硝化单胞菌对氮肥的快速硝化作用,让氮肥在土壤里释放的时间从传统的 2 周延续至最长 15 周,同时还保证了氮肥正常的释放强度,让作物不脱肥,营养更均衡,增产并降低大田温室气体排放。

那么,硝化抑制剂作用到底有哪些?喻武远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 :一是提高氮肥利用率。硝化抑制剂可以减缓和抑制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变,这是它的一个基本功能。虽然只改变了一点点生理转化作用,但是发挥的效能是显著的,它的作用性质就类似于“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整个地球”,这一点转化比例恰好就可以给植物生理带来明显变化。二是提高植物对磷和中微量元素的吸收。使用硝化抑制剂可以改善根际微酸性环境,使这些不容易被利用的营养元素提高利用率。三是预防病害。它作为硝化抑制剂用在肥料里浓度比较低,起不到杀菌的作用,但是可以抑制病害,起到预防作用。四是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和光合作用。用了硝化抑制剂之后,植物的田间表现为前期,苗期根系发达,长得壮,叶子绿。五是调整铵硝比。铵态氮和硝态氮比例是3 :1 时,最适合植物吸收利用。“几年前,我们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展合作,在全球 30 多个国家做了大量的试验,其结论是上海碧晶的核心产品—NMAX 肥料增效剂产品不仅对作物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够有效抑制氮流失,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通过在很多国家的实验发现,碧晶的产品对多种作物增产效果明显,更值得一提的是相比较其他品类硝化抑制产品,我们研发的NMAX 肥料产品用量少、效果好、温室气体释放少,更加经济实惠。”说起这些,喻武远非常自豪!

“目前硝化抑制剂技术全球只有三家,陶氏(CP)、巴斯夫(DMPP)以及我们碧晶,有登记证的只有我们三家。”在喻武远看来,硝化抑制剂这几年比较火,主要是因为前些年国内的技术相对落后,而现在才将它作为一个新东西来看。其实它不是新产品,陶氏的 CP 在 1975 年的时候已经开始使用。另一个角度来说,它在国际上还能够持续应用,是由于有充足的产品技术壁垒优势。喻武远认为,这几年硝化抑制剂重新成为技术主流是有它的道理的。相对于别的产品,效果更优异、机理明确、用量少是它的优势。为了 收 集 更 多 的 市 场 数 据, 验 证NMAX 肥料产品的效果,近年来上海碧晶与国内科研机构合作,开展试验示范,效果喜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施卫明团队试验后表明,使用 NMAX 平均能实现 7% 的增产,被誉为最佳的肥料增效剂。”喻武远强调,硝化抑制剂是实现化肥减量、氮肥增效、高产稳产和环境友好的重要途径。而上海碧晶作为此类产品的代表企业,早在 2007 年就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开创了 NMAX 在常温常压下合成的先河,该产品打开了非常广阔的市场应用空间。

作为一个真正的技术型企业,喻武远认为注重技术创新和应用效果,是上海碧晶能走到现在且愈发强大的驱动基因。喻武远坦言:“2012-2017 年我们和生产企业对接,也走过弯路,也遇到过很难的状况。最开始的时候只有我们在推广,而且推广的时候我们公司品牌知名度不够,很多企业当时持怀疑态度。”“因为这个产品涉及到一些产品升级和技术升级,不是普通的原材料,所以必须要找到企业的关键决策人。我们销售经理去推这个产品的时候,很难见到这些人,但是又有业绩压力,所以就找一些小的企业。小的企业觉得技术挺好,效果也挺好,那就用吧。但是实际上,他们不是看重技术,也不是重视效果,只是为了炒概念,国内的炒概念现象很多。而小企业用量少,采购几百公斤的产品可能就能用好几年。”大企业不用,小企业炒概念,那段时间上海碧晶在市场推广中稍显被动。后来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上海碧晶重新调整思路,确定只找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合作,只跟真正注重产品技术升级的企业合作,“因为它确实是一个值得推广 、值得被市场应用的技术”。喻武远表示。

“国内复合肥企业很难接受吨成本超过 100 元的增效产品。那时候,上海碧晶的增效剂添加成本120—140 元 / 吨,部分企业很难承受这个价格。近两年,随着稳定性肥料的快速发展,市场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加上上海碧晶的规模持续扩大,成本优势提升,目前 NMAX 的价格已经被市场广泛接受。”喻武远说。“想创新的话既要在剂型上创新,也要在应用上创新,以使其在不同生产工艺、不同状态下的肥料添加量更加精准。”喻武远表示,农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首先需要确定土壤、气候、作物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再去进行大量的试验获取数据,以便找到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最佳使用量。截至今年,上海碧晶在浙江金华水稻应用上已经连续做了10 年的定点跟踪试验,来观测 NMAX的农业应用效果以及生态环境效用。“硝化抑制剂在中国的应用前景是很广的,市场容量也很大。我们来算一笔账,我国每年化肥使用量 5000 多万吨,我们的产品添加比例是每吨添加不到 1 公斤,即便我能拿到 1000 万吨的份额,需求量就有 1 万吨左右。1 万吨是什么概念?再建 10 个上海碧晶工厂 。所以,市场前景和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喻武远说。实事求是地讲,上海碧晶作为中国硝化抑制剂肥料领导者,一直都在为肥料的高效、稳定、经济、全面、方便 、安全而努力。喻武远一再表示,他们会坚持“节肥增效,碧晶之路”的企业理念,脚踏实地,持续不断地精进、创新,不断为中国复合肥行业的绿色发展输出新的技术支持。
“未来,碧晶不仅是核心技术提供商,更是高端稳定性复合肥供应商。我们将把握趋势、掌握技术、坚守品质、顺应市场,利用真正的好技术引领肥料潮流,用创新照耀美好未来!”喻武远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