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梨小食心虫防治方法!

作者:果树种植新技术 2024/7/1 11:00:48
梨小食心虫为果园常发性害虫,是世界性的重要果树害虫之一,不仅为害果树嫩梢,造成新梢枯萎下垂,而且还直接蛀果为害,造成果实脱落或失去商品价值,每年给世界果品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梨小食心虫具有分布广、为害重、寄主种类多和转寄主等特点,该虫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除西藏未见报道外,我国其它地区均有分布。近年来梨小食心虫在河北梨产区为害较重,一般梨园虫果率达5%~10%,管理粗放、

图片


梨小食心虫为果园常发性害虫,是世界性的重要果树害虫之一,不仅为害果树嫩梢,造成新梢枯萎下垂,而且还直接蛀果为害,造成果实脱落或失去商品价值,每年给世界果品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梨小食心虫具有分布广、为害重、寄主种类多和转寄主等特点,该虫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除西藏未见报道外,我国其它地区均有分布。


图片


近年来梨小食心虫在河北梨产区为害较重,一般梨园虫果率达5%~10%,管理粗放、未套袋、不喷药的梨园达到30%~50%,应加强防治。


图片

梨小幼虫


一、危害症状


前期多为害桃、李的新梢,幼虫从新梢幼嫩部分蛀入髓部向下取食,蛀孔中有虫粪排出,并流出胶汁,受害嫩梢萎蔫、干枯下垂。后期幼虫为害苹果、梨、桃的果实,多由梗洼、萼洼、果叶相贴处蛀入,直达果心,蛀食果肉,一般果子不会变形。

早期入果孔较浅,有虫粪排出,蛀孔周围变黑腐烂(俗称“黑膏药”),晚期入果孔很小,蛀孔四周青绿色,稍凹陷。脱果孔稍大,虫道有丝状物。


图片


二、发生规律


河北1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在老粗翘皮裂缝中结茧越冬,部分在根颈部、堆果场、果库等处越冬。3月中下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4月上中旬成虫羽化,产卵于新梢;5月上旬第1代幼虫开始蛀食桃梢,老熟后在枝杈处化蛹;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第1代成虫出现,第2代幼虫主要为害桃梢、桃果和苹果;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第2代成虫出现,主要产卵于苹果和梨的果实上,第3代成虫发生于7月下旬至9月,这时桃果已采收,因此形成苹果、梨果实受害高峰。8月下旬至10月上旬老熟幼虫陆续脱果越冬。


图片


三、防治方法


(1)消灭越冬幼虫。幼虫越冬前(8月上中旬),在树干上束草诱集,冬季刮老粗翘皮,并解草环集中烧毁。萌芽前喷4~5°Be石硫合剂(侧重主干喷施,也可涂白)。

(2)诱杀成虫。从4月初开始在梨园内放置梨小性诱剂,每亩悬挂7~8个诱芯,从6月中下旬开始,当出现诱蛾高峰时往后推3~5天即为产卵盛期,注意用药杀灭成虫及虫卵。


图片


(3)药剂防治。4月下旬对梨园附近的桃、李、杏等进行防治,及时剪除被害新梢。7月份开始对梨树用药,当卵果率达1%时立即喷药。一般应抓住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和9月上旬这3个关键时期。受害严重的果园每隔10~15天喷药1次,交替喷施25%灭幼脲3号1000~1500倍液、0.26%苦参碱1000~1500倍液、2.5%绿色功夫2000~2500倍液、48%乐斯本1000~1500倍液、Bt乳液500~1000倍液等。


图片

迷向丝防治梨小食心虫效果不错


(4)综合防治。降低栽植密度和果园湿度,减少成虫交尾率和产卵量;避免梨、桃、李混栽;提倡果园种草,避免清耕,保护天敌;推广果实套袋,在幼果期检查并摘除被害幼果深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