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特色作物撑起农资投入大体量
四川,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历史上四川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古蜀文明发祥地,以三星堆、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明璀璨而神秘 ;自然景观上,四川九寨沟、黄龙、大熊猫栖息地、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一乐山大佛让人趋之若鹜;人文上,一首《蜀道难》,道出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
如今的四川,随着社会发展变化,不断刷新着外界对其的认知。
一首《成都》,让大家也都想去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一顿火锅,让人折服于四川的美味。入境川渝,让人有一种迫不及待想融入其中的松弛感。
2023 年, 四 川 省 地 区 生 产 总 值(GDP)为 60132.9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6056.6 亿元,增长 4.0%;第二产业增加值 21306.7 亿元,增长 5.0%;第三产业增加值 32769.5 亿元,增长 7.1%。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自然是四川发展的重要支撑。
《2023 四川统计年鉴》(以下简称《年鉴》)显示,2022 年四川农业生产总值为 5528.76 亿元,且农业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各市(州)农业生产总值以成都、凉山彝族自治州、南充、达州、宜宾位居前 5 位,分别为 634.81 亿元、481.40 亿元、472.82 亿元、397.38 亿元、347.65 亿元。
2023 年,四川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 9606 万亩,比上年减少 0.9% ;油料作物播种面积 2593.5 万亩,增长 2.4%;
中草药材播种面积 253.5 万亩,增长 6.2% ;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
2374.5 万亩,增长 2.6%。
2023 年四川全年粮食产量为 3593.8万吨,比上年增长 2.4%,其中,夏粮产量增长 3.7%,秋粮产量增长 2.2%。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 438.6 万吨,增长 1.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 5417.9 万吨,增长 4.2%;茶叶产量 42.5 万吨,增长 8.1% ;园林水果产量 1341.8 万吨,增长 8.3%。
《年鉴》数据显示,除了上述特色种植作物以外,粮食作物中,2022 年谷物类作物种植面积6717.2 万亩、小麦 883.2 万亩、玉米 2782.5万亩、豆类 1044.3万亩、薯类 1933.7万亩、油料 2532.9 万亩,产量分别为谷物类 2814.7万吨、小麦 249.7万吨、玉米 1046.2万吨、豆类 145.4 万吨、薯类 550.5万吨、油料 433.8 万吨。
丰富的作物种类,就需要相应的化肥农药资源跟上。
《年鉴》数据显示,2022 年四川农用化肥施用折纯总量为204.37万吨,其中氮肥 76.44 万吨、磷肥 32.10 万吨、钾肥 14.31 万吨、复合肥 81.52 万吨。不过,随着对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全省整体自 2015 年不断下降,
2015 年的农用化肥施用折纯总量为 252.09 万吨,到 2022 年减少了47.72 万吨。
四川各市(州)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比较,则以南充、绵阳、达州、德阳、成都、凉山彝族自治州、遂宁、眉山等市(州)为主要地区,最多为 19.02 万吨,最少为 10.73 万吨。
2023 年,成都海关累计监管安岳柠檬出口货值 1.28 亿元,同比增长 78%。这一年,安岳柠檬出口不仅首次破亿元规模,更成为四川省首个出口破亿元的新鲜果品。
由于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坐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滋养,冬季得益于秦岭和大巴山的天然屏障,有效阻挡了冷空气的侵袭,使得四川的冬季温暖而漫长,且无霜期显著长于同纬度地区,为柑橘越冬生长创造了理想环境,尤其有利于晚熟柑橘品种的栽培与发展。
市场上常见的柑橘品种清见、不知火、春见、爱媛系列、脐橙、大雅、明日见等在四川都有种植。
作为四川的一个支柱产业,目前,四川的柑橘产出已经辐射全国各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柑橘之乡”。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 年四川柑橘种植面积 539.94 万亩,在全国柑橘面积中所占比重约为 11.92%;产量 563.21 万吨,所占比重约为 9.31%。眉山、成都、资阳、南充、宜宾、内江、自贡、达州、广安、乐山、泸州等主产区柑橘年产量均超过 10 万吨。
截至 2023 年,四川柑橘种植面积达到 600万亩,产量达到 615.0 万吨。
四川农业农村厅新闻动态显示,宜宾市培育引种尚品贡橘等优良品种 10 个,柑橘提产11.5%,预计 2024 年柑橘产业综合年产值 11亿元;乐山市井研县柑橘种植面积 23.03 万亩,产量 28.8 万吨,综合产值达 30 亿元;享有“中国晚熟柑橘之乡”美誉的眉山市东坡区,主要种植爱媛、春见、不知火、沃柑等柑橘品种,截至 2023 年底,全区柑橘种植面积稳定在 38.5万亩,产值 42 亿元。
这表明,随着产业的不断壮大,四川已经形成了全域发展柑橘,且产值不断增加的趋势。
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张,柑橘园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目前,四川柑橘常见虫害有 38 种,常见病害有 24 种。病害有炭疽病、树脂病、褐斑病、褐腐疫霉病、黄龙病、灰霉病等,虫害有红蜘蛛、蓟马、实蝇、斜纹夜蛾、木虱等,危害较为严重。
其中,红蜘蛛具有虫体小、繁殖快、危害大、抗性强、防控难的发病特点,目前存在年年防年年难防的情况。防治技术因素方面,存在杀螨剂品种选择不对或者杀螨剂使用技术不精准的现象。还有一个热点虫害就是柑橘潜叶蛾,其造成的伤口也是柑橘炭疽病、树脂病,特别是溃疡病菌入侵的主要通道。所以炭疽病也是柑橘发生最普遍的病害,需常年防治,否则会造成重大损失。
另一个问题是种植环境的变化导致柑橘出现果实不膨大、果实味淡、果肉色淡、转色不好、裂果等现象,造成柑橘在市场上卖不上价格,再碰到集中上市,更是亏损严重。
针对柑橘病虫害越加多发、果实品质下降严重的情况,各类绿色高效的农资产品不断进入四川市场。
譬如难防治的红蜘蛛,可以根据其特点(5—6 月的时候其会出现世代交替重叠、虫口基数大、天气不稳定、抗药性上升的情况)选择防螨类药物进行控制。譬如真格生物、海利尔、陕西美邦、聚帮生物、艾普等主流杀螨品牌的产品,对红蜘蛛进行防治。并且,在 3—5 头 /叶时采用“物理 + 化学”方法进行防治,更不易起抗性。
在柑橘杀螨上,矿物油的效果也可以,其中天津绿颖、广源益农、美国布兰特等在柑橘主产区域眉山销量较大。远大农业金星羽建议,在助剂的使用上还是不要太大胆,需谨慎选择产品品牌,以安全和稳定为主。
柑橘品质下降,是市场价格上不去的主要原因之一,既因为病害侵扰,也因为营养跟不上。
黄龙病是暂时无药可治,但可防可控的病害,四川金沙江流域下游柑橘将呈现低密度、高风险的发生趋势,可以采取防治措施:砍病树、防木虱、种健苗。木虱的防控以化学药剂防控为主,辅以“黄板 + 性诱剂”理化诱控技术和“以虫治虫”生物防控技术。
柑橘高产、高品质提升方面,可以使用氨基酸、腐植酸、黄腐酸、多肽类能够刺激根系发育的物质,给根系生长提供营养,也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或农家肥适当补镁,有机无机复混肥加镁效果更佳。新果农吴老三也强调,对于柑橘园一定要注意改土活土,使用有机肥对于养土十分重要,并且也可以用水肥发酵补充有益生物菌。
有危机就会有商机,很多企业也不断加码布局。
譬如上海永通 2018 年与德国巴斯夫公司合作,在中国市场推出的百美施
RMX26 微量元素水溶肥,含有六种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及中量元素镁,利用土壤滴灌或喷灌对柑橘保花保果都有非常好的效果。四川中农润泽的“根战士”系列,具有多方位提供营养、多维度帮助柑橘作物吸收营养的作用,能够保障柑橘更好生长。
巴斯夫的施乐健可改善作物品质、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降低
植物呼吸作用、增加碳水化合物积累,通过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坐果率、果品甜度、胡萝卜素含量和抑制乙烯合成、延长果品保存期,并增加产品和单果重量的目的。
此外,云图控股的核心品牌施朴乐、嘉施利、桂湖,瑞年特肥等也都有着不错的销量。
这也意味着,四川柑橘的农资市场已经成为一片红海,未来也会有更多的企业布局。
无论是粮食作物,还是油料、中药材、蔬菜及食用菌等特色作物,所组成的丰富作物结构支撑起四川化肥农药的大体量投入,也让农资经营者看到了入局四川的机会。
不过,当我们聚焦一种作物时,得到的机会会更多。就像四川柑橘亟须解决的问题,是红海之下依然潜藏的蓝海机遇。
化肥农药的使用固然重要,但是不可忽视的还有果树飞防。眉山市东坡区柑橘产业推进服务中心推广研究员、中国柑橘学会理事李永安表示,目前飞防在眉山柑橘区域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效果也在慢慢显现,覆盖率达到 20% 左右,柑橘种植的机械化和托管服务是大势所趋。同时,弥雾打药系统也在探索发展过程中,虽然一次性投入成本比较高,但是可以省时省工。
所以,可持续赢利,已经成为种植柑橘最应该考虑的问题。
如何挖掘到潜藏的蓝海机遇,是留给农资经营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