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三方面发力持续加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作者: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 2025/4/22 9:59:51
2025年4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4年)》及2024年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李剑、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郃中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林文学主持。有关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郃中林答复媒体记者。问: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

2025年4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4年)》及2024年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李剑、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郃中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林文学主持。


图片


有关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郃中林答复媒体记者。

问: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请介绍一下,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在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情况?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有哪些工作打算?

答: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是关乎国家粮食安全、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关键环节。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视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加大保护力度,努力以高水平司法推动种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保护力度。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2019年1月1日成立后负责集中审理植物新品种二审案件,六年来共受理此类案件659件、审结544件;同期全国法院新收植物新品种一审民事案件3100件、审结2877件,均较法庭成立前大幅增长。其中,2024年新收一审民事实体案件887件,同比增长32.6%,是法庭成立前2017-2018年全国年均一审收案的5.5倍;新收二审民事实体案件164件,是法庭成立前2017—2018年全国年均二审收案的4.6倍。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审结植物新品种案件167件,品种权人胜诉达90%。法庭成立以来,已在10多起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占法庭适用惩罚性赔偿案件的1/3以上。品种权人维权积极性和胜诉率均明显提升。


二是细化裁判规则。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制定、修改3部有关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司法解释,发布4件指导性案例,连续5年发布覆盖民事、行政和刑事三大审判领域的人民法院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5批65件,并均已纳入人民法院案例库,有效统一裁判规则,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优化工作机制。指导各地法院积极探索符合当地种业特色的司法保护新模式。如海南自贸港知识产权法院致力打造国际化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高地,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打造集种业法治研究、纠纷解决、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法治服务保障中心,助力“南繁硅谷”建设。


四是构建大保护格局。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与农业农村部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加强信息沟通和业务交流,推进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有效衔接,积极构建种业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将重点在以下三方面发力。一是秉持严格依法保护的司法理念,不断强化惩罚性赔偿制度实施,完善品种权案件技术事实查明机制,持续加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二是进一步强化行政司法衔接配合,形成打击种子侵权的强大合力,持续构建大保护格局。三是聚焦前沿复杂案件,重点研究生物育种、实质性派生品种的保护等法律适用新问题,确保育种创新科技成果得到及时充分保护。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