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丫子,到底掰不掰?今年千万别再错了!
2024/6/17 11:50:02
每年这个时候,关于“玉米丫子到底掰不掰”的讨论就如同夏日的闷热,一次又一次在农业社区和论坛上升温。各路种植大户和经验老道的农民们,根据自己多年累积下来的田间管理经验,对这个问题各执一词,让这场辩论似乎永远也找不到答案。掰还是不掰?那么面对这个问题,我们究竟能怎么做?先来捋一捋各方观点。掰掉派的主要观点:1. 养分分配:掰掉丫子可以避免它们与主秆竞争水份和养分,从而保证玉米棒的营养充足。2. 通风透
每年这个时候,关于“玉米丫子到底掰不掰”的讨论就如同夏日的闷热,一次又一次在农业社区和论坛上升温。各路种植大户和经验老道的农民们,根据自己多年累积下来的田间管理经验,对这个问题各执一词,让这场辩论似乎永远也找不到答案。
掰还是不掰?
那么面对这个问题,我们究竟能怎么做?先来捋一捋各方观点。
掰掉派的主要观点:
1. 养分分配:掰掉丫子可以避免它们与主秆竞争水份和养分,从而保证玉米棒的营养充足。
2. 通风透光:消除丫子后能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对玉米的整体生长更为有利。
3. 避免营养不良:掰掉丫子可以预防养分抢夺问题,避免主秆和丫子玉米棒都因供养不足变得籽粒不饱满。
不掰派的主要观点:
1. 增加光合作用:丫子等同于叶片,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总体光合作用,对生长发育有益。
2. 避免伤口感染:掰掉丫子会留下伤口,可能导致水分、养分流失或病害感染。
3. 增强根系吸收:丫子的存在可以增加根系数量,从而增强吸水吸肥能力。
4. 成本考虑:掰丫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大体上对产量影响不大,不划算。
综合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显然,不必专门掰丫子。
- 播种密度大的地块,由于丫子数量相对较少,其对整体玉米养分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 在缺苗或断垄的地块,或者是边缘和转角处,可以适当移除部分丫子,以保证田间通风透光更佳。
- 对于大面积种植,掰丫子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成本高昂,从经济角度考虑并不实际。
然而,如若田间丫子生长过于旺盛,以至于超出主秆,这时候,适当地移除一些丫子可以防止它们对主秆造成过大的养分抢夺和遮光,但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