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曙光农场给种植户开辟科技赛道
农闲时节,北大荒集团曙光农场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的技术培训会议热度不减。农技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实例,把多年的实践经验传授给种植户,开辟科技赛道,强农固基壮筋骨。
“此次专题培训班主要结合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工作开展线上培训,重点围绕白浆土改良方法、用量及效果等内容向种植户推广先进技术。”农场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殷志杰说。
粪肥还田示范。
近年来,曙光农场紧扣“农业高质高效、职工富裕富足”的总体目标,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提升粮食综合产能。通过强化政策引导、资金倾斜、技术支撑等举措,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此次专题培训,是继续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实施战略合作,扎实推进“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结合小流域治理、等高宽埂种植、粪肥还田等措施,试验示范新技术、新模式,将先进的种植技术、种植模式进行全域推广复制。
农场为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保障,促进农业经营现代化,提升员工和职工能力,针对农业用人需求和培训需求,选定具体方向确定主题的培训班,全年已开展各类培训10余次。农场种植户李江表示收获满满。“通过培训,了解到白浆土种植玉米、大豆在减肥减药的前提下,产量还有提升,我按照专家给的配比,进行肥料订购,光底肥这块公顷照往年少定150斤,也希望今年有个好收益。”
据悉,这个农场通过“黑土粮仓”科技会战联合攻关已有两年有余,第一年按照国家标准水分玉米14%折算,试验示范区每亩产量为729.09公斤—848.84公斤,增产14.9%—25.7%。多年的试验示范,最终将达到低产白浆土有效耕层扩容到30厘米,作物产量提高10%,化肥和杀虫剂用量减少10。农场的18条侵蚀沟治理已完成85%,将在今年的12月中旬全部完成,形成白浆土改良、侵蚀沟治理与高效利用技术标准,实现曙光农场白浆土旱田作物丰产增效、地力与产能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