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影响。不同品种上色迟早不一样。以嘎拉为例,金世纪嘎拉上色早,太平洋嘎拉迟于金世纪;片红果上色早于条红果,如富士、片红短枝上色快于长枝条红;烟富3号、工藤富士、寿红富士上色好于2001富士。同样套纸袋,脱袋后片红果上色快,而条红果上色慢。
海拔高度影响。海拔越高,昼夜温差越大,积累糖分就越多,上色就越快越好。如2012年、2013年,脱纸袋后很多人反映苹果上色慢、红度差,而在芮城县学张乡水峪村,因为海拔高度是900多米,仍然上色快、上色好,大多数是全红果。
无钾不上色。尿素和磷钾相比价格较低,与高磷高钾冲施肥比价格更低,所以很多人图便宜在花前给一棵树施几斤尿素,导致土壤含氮量偏高,缺钾不好上色。尽管8月上旬有的人一亩地补了10斤高钾,但因为土壤中含氮量过高,还是缺钾严重。实践证明,要想上色快、上色好,秋季长效肥用量需加大,同时一亩地最少要补20斤钾。
树上留果太多。不管什么品种、什么树形,只要树上留果偏多,果实就上色慢且红度差。
纸袋脱后果面发黄,一是因为氮肥施用过量,尤其是7、8月份冲施氮肥或地下追施氮肥过多,就会出现摘袋后果面发黄、上色慢、红度差的现象。二是硼中毒。追施硼砂过多会导致果树硼中毒,造成果面发黄不上色。而且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可能连续3年都会上色困难。三是环剥过重。有些果树已经出现早期落叶严重、树体营养不良的症状,而果农仍然连年环剥,就会使果面发黄不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