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划明年小麦的产量?
农户要做明年小麦产量规划,需围绕 “种多少”“怎么种”“怎么提高单产” 三个核心问题,逐步拆解目标、制定策略。以下是一套实操性强、可落地的规划流程,结合农业农村部最新技术指南与地方实践整理而成:
第一步:明确产量目标 ——“种多少”
1. 确定种植面积
参考因素:
今年实际种植面积、产量、收益;
国家 / 地方粮食安全任务(如粮补政策、最低收购价);
土地轮作要求(如不能重茬,防止全蚀病);
自身劳动力、机械、资金条件。
建议做法:
与村委、农技站对接,了解明年本地小麦种植指导面积;
使用 “种植面积核实方案” 模板(见 [3][4][6])进行自评与申报。
2. 设定产量目标
计算公式:
目标总产量 = 计划面积 × 目标单产(公斤 / 亩)
建议:
以近三年平均单产为基准,设定增产5%-10% 为目标;
若今年亩产 400 公斤,明年目标可设为420-440 公斤 / 亩。
第二步:制定单产提升策略 ——“怎么种”
1. 品种选择(高产是前提)
选择本地主推、抗逆性强、适合机收的品种;
参考农业农村部 “种子信息查询平台” 或咨询县级农技站;
避免使用自留种,优先选用包衣种子,防病防虫。
2. 土壤与整地(打好底子)
秸秆还田:前茬秸秆切碎≤10 厘米,深翻≥15 厘米;
播前镇压:防止吊根、跑墒,确保 “种土密接”;
测土配方施肥:播前检测0-20cm耕层土壤,按 “缺啥补啥” 配肥。
3. 精量播种(关键控制点)
• 使用精量播种机,确保落籽均匀、深浅一致;
• 播后 1 周内镇压,干旱地块立即镇压。
4. 施肥管理(科学运筹)
施肥原则:每 100 公斤籽粒施氮 3 公斤,P₂O₅、K₂O 各 1-1.5 公斤;
比例建议:基肥:蘖肥:拔节孕穗肥 = 5:1:4;
追肥时机:
拔节肥:叶龄余数 2.5、第二节间伸长 2cm 时;
孕穗肥:剑叶抽出期,亩追尿素5-8 公斤;
肥水结合:趁雨或灌溉追肥,提高利用率。
5. 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第三步:落实管理与风险应对 ——“怎么管”
1. 建立田间档案
记录播期、品种、施肥、打药、天气等关键节点;
用手机拍照 + 文字记录,便于复盘与调整。
2. 引入科技手段
使用 “农技耘” App 或本地农技微信群,获取墒情、病虫预警;
安装小型气象站或关注本地气象服务,及时应对干旱、寒潮。
3. 机械抢收减损
收获期:蜡熟末期(籽粒含水 20% 以下);
使用带秸秆粉碎功能的联合收割机,减少机收损失率(控制在2% 以内)。
第四步:经济测算与风险评估
建议:预留10% 风险金应对价格波动、自然灾害。
总结:农户小麦产量规划 “一张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