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爆火,农资人该如何“拿捏”这个风口?
《2023 短剧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短剧市场规模达到373.9亿元,同比增长 267.65%。2024 年上半年,短剧更是成功“破圈”,成为社会各界的火热议题,短短数月间造就了无数“财富神话”。
作为一种新的内容形态,短剧借助了短视频的强大势能,同时又以节奏快、时长短、内容爽的优势,吸引了无数观众。营销人自然也没有错过这股东风,短剧成为不少品牌投放广告的选择。而在农资行业,也有不少企业尝试自制短剧来替代传统的视频广告进行推广宣传。那么,短剧这一新兴模式在营销上与传统模式相比有哪些不同?又是否适配农资行业呢?
经过多次迭代,如今的营销都已经进入了内容时代。内容营销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踩中了用户的痛点和兴趣。而这,也正是短剧营销爆火的原因之一。
短剧之所以能吸引到如此多的受众,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本质上在于其对内容和呈现形式的精准把握。
时间短 :短剧时长较短,一集多在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无需大块时间,在饭间、睡前或是等待间隙就可看完一集,观看无压力,符合当下观众碎片化阅读的趋势与习惯。
内容精炼 :短剧往往聚焦社会热点、人性弱点、情感纠葛等内容,能够在广大受众中引起广泛共鸣。且往往情节紧凑,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容纳充实的剧情,还善于利用反转、悬念等手法,增强故事的吸引力与观赏性。这种“短而精”的方式,十分适应当下的快节奏传播趋势。
易于传播 :由于内容精悍短小,且多借助抖音、微信等渠道发布,短剧十分适合分享,评论区还能实时讨论剧情,互动性强。因此,大部分短剧都能实现“病毒式传播”,吸引更多人来观看。
短剧市场不断扩大,“短剧 + 营销”也成为品牌传播的新手段。
信息爆炸的时代,品牌传播不缺创意、不缺渠道,唯独缺用户的注意力—谁能让用户的目光在自己的广告上多停留两分钟,谁就能从一众品牌中脱颖而出。而当下爆火的短剧,不仅让用户看得如痴如醉,也让营销人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
首先,短剧短小精悍的形式迎合了当下快节奏的传播需求,更容易捕获消费者的注意力,从而获得大量曝光 ;其次,短剧不同于传统广告,而是有一定故事情节,能够借助情节引发观众的共鸣,从而为品牌的深度叙事提供了可能,能够加强形象塑造和情感连接;最后,短剧独有的交互模式能实现用户和企业之间的互动,便于拉近距离,收集反馈。
短剧营销优势明显,自然也就吸引到了品牌的注意,其中又以国产快消品牌的反应最为热烈。据相关报道,2023 年,仅丸美、韩束、珀莱雅三个国货化妆品品牌就制作了13 部定制短剧,其中韩束更是短剧营销教科书,凭借短剧的传播效应,多次登顶抖音的美妆销量排行榜。此外,食品、家电、酒饮等行业,也都在积极布局尝试短剧营销,连国际巨头麦当劳也推出了自制短剧《重生之我在麦当劳修炼魔法》,想过一把“霸道总裁”的瘾。
短剧热度居高不下且受众广泛,而农资的使用者,也正好是我国数量最广大的农民,二者的受众高度重合。那么,农资营销是否能够借力短剧这股东风?
其实近两年,一直有相关媒体推出农资行业的微短剧,在业内也掀起了一阵讨论。但从数据上来看,该短剧并没有“一鸣惊人”,更多还是业内营销人的“自嗨”,并且内容也仅聚焦农资业务员,缺少品牌广告植入,严格来说并不属于农资营销。因此,目前的农资短剧营销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在等待有识之士进行实践和深挖。
哪些品牌适合入局短剧营销?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每一种营销方式,都要找到其最适配的企业,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短剧营销也不例外。
判断一个品牌是否适配短剧,需要先拆解短剧营销的特点:时间短、节奏快,且易分享,能够为品牌提供多频次的强曝光;可以通过内容筛选受众,提高针对性,从而实现精准营销 ;投资小、执行周期短,且能够获得实时反馈评论,时效性强。
不难看出,短剧并非营销“万金油”,既有其独到之处,也会有不足。因此,农资品牌在投身短剧营销之前,一定要搞清楚三点:为什么投?怎么投?有何价值?
在农资行业,短剧最大的功能不在于销售(难以像快消品牌一样直接网络销售),而是品宣,通过短剧庞大的流量来获取更多的品牌价值。因此,那些没有品宣需求,仍处于重视增长与生存的中小品牌,或是自身产能尚未成熟,难以承接短剧流量的新品牌,没有做短剧的必要,而如果企业正处于与之相反的境地,短剧则不失为一个宣传新路径。
选择合适的渠道与形式
进一步看,即使同是品宣,也可以细分出几大场景 :
一是新品上市,需要打开市场认知,这时需要的是短剧的曝光传播功能 ;
二是品牌塑造,打造某种特定形象,需要的是短剧的内容赋能功能 ;
三是高端产品推广,可以利用短剧实现“场景化”,赋予产品使用场景和情绪价值,从而提升附加值。
同时,短剧的制作形式与渠道十分丰富,各有特点,需要根据品宣需求与企业能力慎重选择。
如成本相对较高的定制短剧,从剧本创作、出镜人物到场景布置,都由定制方全权决定,甚至需要品牌方组建或雇用专业团队,耗时也比较长,优势是与品牌契合度较高,适合长期的形象价值打造。也可以选择与业内媒体合作,将自己的品牌广告植入到他人创作的故事中,优势是成本较低,且效率更高,更适合小型品宣活动使用。
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各个渠道的短剧受众也有区别,如快手用户多集中在东北和西南地区的三四线城市,抖音短剧观众以女性用户为主,小程序和视频号则男性更多……
在其他行业,短剧营销的价值已经被验证,但农资行业尚未有典型成功案例,也有不少农资人对新鲜事物还是抱着怀疑甚至抵触的态度。
确实,短剧已经半只脚迈入了营销人不熟悉的文娱领域,要求更高,需要投入的资金与时间也更多,如果信心不足,可以尝试以“短剧 +”的形式,探索更多短剧营销的可能性。
譬如“短剧 + 线下活动”,依托企业每年各种类型的线下活动编写剧本,邀请合作伙伴或专家参演,延长活动势能,扩大影响,玩出新鲜感;又如“短剧 + 服务”,业务人员在日常与农户接触服务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突发情况或者趣事,以现实为蓝本,辅以艺术加工,更能够拉近与农户的距离,让品牌形象更加鲜活立体。
短剧作为一种新兴营销手段,流量与风险并存,更不是一个能让品牌“一 飞冲天”的捷径。农资人要抓住风口,但也不能盲目入局,最重要的还是找到合适的内容与形式,让短剧成为链接品牌与用户的新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