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CIS特肥会】蓝晶微生物饶驰通:合成生物学重塑农业未来

作者:组委会 内容团队 2025/5/11 14:15:58
上海蓝晶微生物首席科学家饶驰通 博士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一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二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响应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未来农业的单产提升需要底层技术创新来驱动。合成生物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方向:生物胁迫——病原微生物、病毒、昆虫非生物胁迫——干旱/洪涝、高温/低温、养分缺乏、有毒化合物工程化植物促生根际细菌(Eng


图片 1.jpg 

上海蓝晶微生物首席科学家 饶驰通 博士


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 一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

  • 二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响应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未来农业的单产提升需要底层技术创新来驱动。

图片 2.jpg

合成生物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方向:

  • 生物胁迫——病原微生物、病毒、昆虫

  • 非生物胁迫——干旱/洪涝、高温/低温、养分缺乏、有毒化合物

  • 工程化植物促生根际细菌(Engineered PGPRs)及其代谢物

  • 工程化植物促生根际细菌(Engineered PGPRs)——生物刺激作用(植物激素、促进生长、系统获得抗性SAR)、生物防治作用(抗菌、杀虫剂、除草剂)、生物修复作用(固氮、离子溶解)

科研界积累20年的传奇分子 海藻糖-6-磷酸,有望解决大田作物产量提升瓶颈。

过去二十年,由于主粮作物种质资源的遗传育种和基因编辑瓶颈,作物产量增长陷入停滞

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和蔗糖作为碳「源」,流向籽粒等「汇」的过程决定作物产量

海藻糖-6-磷酸 (Trehalose 6-Phosphate, T6P) 作为植物糖代谢信号分子,是连接「源」与「汇」的关键枢纽。

蓝晶微生物通过合成生物技术首次实现T6P的工业化高效合成。

 图片 3.jpg

海藻糖-6-磷酸是一种内源的「植物胰岛素」,调节蔗糖代谢、调节种子胚胎发育、响应干旱胁迫、响应低温胁迫等。

文献研究证明,内源调控T6P含量可以提高(玉米、水稻、高粱等)作物产量,外源施用T6P在大田(小麦)试验中显著提产。

蓝晶内部生测,(蔬菜叶面喷施、小麦拌种、水稻浸种等)实测证实了自产T6P的显著提产效果。

合成生物学可谓是生物技术时代的天工开物。

 图片 4.jpg

合成生物学以生物质为碳源、以人工开发的微生物为工具,以生物造万物。

 图片 5.jpg

蓝晶微生物创立于2016年,是国家认定的合成生物学 新质生产力代表企业。

总部基地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核心城区,设有全链条研发中心与创新孵化器,总面积12000㎡。

蓝晶合成生物学研发由自动化和数字化驱动,研发通量和效率先进。

承接了2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合成生物学」专项(2020YFA0906900)、「生物与信息融合」专项(2021YFF1200500)。

BioFab 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沿海工业园,覆盖发酵、提取、制剂全流程,在质量控制与供应能力上先进。

蓝晶面向农业的合成生物学研发:新品好十倍,老品打对折。

合成生物技术驱动的生物制造,可复制、可放大,实现成本低于传统化学合成,且产物可降解、无次生残留。

蓝晶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大幅迭代既有原料聚谷氨酸;

蓝晶微生物与上海农科院共同开发高耐盐专利菌株贝莱斯芽孢杆菌;

多生菌脂是唯一一种天然菌脂型增效剂,是植物根系的「微米级压缩能量弹」,是一种选择性作用的有益微生物能量包,对芽孢和木霉菌剂有显著的促生作用。

多生菌脂促生是选择性作用于有益菌,而对病原菌无效。

多生菌脂改善根际微生态的机制:选择性促生根际有益微生物,激活功能基因表达。

 图片 6.jpg


蓝晶合成生物技术的部分功能产物——多生菌脂 PHA、海藻糖-6-磷酸 T6P、高含量聚谷氨酸 PGA、依克多因 ECT、虾青素 AST等等。



2025(CIS)国际特种肥料发展大会

图片2(1).jp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