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苦痘、裂纹等缺钙性生理病害的综合防控技术!
文章来源:中国果树
点评:关于氮肥的科学使用,一直是广大果农没有掌握的一个难点问题,本文写得非常透彻,建议大家要认真多读几遍,结合自己的施肥习惯认真思考总结。
苹果是我国第一大水果产业,栽培面积及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红富士苹果以果个大、风味浓、耐贮藏等特点成为我国主栽品种,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我国苹果总量的70%以上,是许多地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生产上,红富士苹果苦痘病、水心病、裂果、水裂纹等生理性问题发生较重,是其品质提升和果农效益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
研究表明,上述这些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与果实钙关系密切,同时也受氮素的供应量与时期、补钙时期等因素的影响。为探究苦痘、裂纹等缺钙性生理病害的发生原因,笔者调查了山东省烟台地区60个苹果园的施肥、新梢生长及产量等情况,分析苦痘、裂纹等缺钙性生理病害的发生与氮肥施用量、新梢生长、产量和土壤pH值等因素的关系,探讨了氮肥施用量、施用时期与缺钙性生理病害的相关性,并总结提出综合防控技术,以期为提高苹果品质提供参考和依据。
缺钙性生理病害发生调查
调查于2018年10月在山东省蓬莱市、栖霞市和牟平区进行,选择发生缺钙性生理病害和正常盛果期(15~20年生)的苹果园各30个,共60个果园。调查项目包括施肥时期、施肥种类和施肥量等。
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生理性病害发生与氮肥(纯N)施用量的关系
大果和高产是果农的生产目标,为此,部分果农偏施氮肥现象突出。由表1可以看出,
正常果园每生产1000千克(1千克是2斤)苹果,氮肥施用量平均为5.03千克,而发病园为8.77千克,即氮肥施用量过高,病害发生较重。
此外,还与施肥时期有关,二次膨果期前(5月底前)施肥量占全年的比率(正常园平均为76.2%,发病园为59.3%)越高,发病率越低。
调查表明,每生产1000千克苹果,氮肥施用量在5千克以下的果园发病轻,氮肥施用量在10千克以上的果园发病重,氮肥施用量5~10千克的果园发病情况与氮肥施用时期、立地条件、灌溉条件有关,施肥晚、灌溉良好、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发病重,反之则轻。
主要是由于多施氮肥增大了果个,导致果实钙浓度降低,也与氮钙比加大等有关。
表1 缺钙性生理病害的发生与氮肥施用量的关系
区域 | 类型 | 每生产1000kg 苹果氮肥施用量 /kg | 5月底前 施肥量占 全年的 比率/% |
蓬莱 | 正常园 | 5.9(3.2~7.8) | 81.6 |
发病园 | 9.6(5.7~12.4) | 68.7 | |
栖霞 | 正常园 | 4.7(2.7~6.9) | 72.5 |
发病园 | 8.4(5.2~10.3) | 56.1 | |
牟平 | 正常园 | 4.5(3.0~7.1) | 74.4 |
发病园 | 8.3(4.9~11.2) | 53.2 | |
平均 | 正常园 | 5.03 | 76.2 |
发病园 | 8.77 | 59.3 |
生理性病害发生与新梢生长和产量的关系
新梢旺长加重缺钙发生与新梢和果实争夺钙素有关。由表2可知,外围新梢长度、秋梢长度、果台副梢长度等与缺钙性生理病害的发生有关,正常园新梢、秋梢和果台副梢长度分别为48.3、6.3、10.9公分,而发病园分别为69.7、17.2、25.8公分,较正常园分别多44.3%、173.0%和136.7%。
调查中发现,凡是新梢长度超过60公分、秋梢长度超过10公分、果台副梢长度超过20公分的果园发病较重。此外,病害发生还与产量有关,正常园平均产量为65445千克/15亩,而发病园为47395千克/15亩,这与结果少的树果个大造成果实内钙素浓度下降有关。
表2 缺钙性生理病害的发生与新梢生长和产量的关系
区域 | 类型 | 新梢 长度 /cm | 秋梢 长度 /cm | 果台副 梢长度 /cm | 每公顷 产量 /kg |
蓬莱 | 正常园 | 56.8 | 8.4 | 14.2 | 73920 |
发病园 | 78.6 | 21.3 | 35.7 | 51420 | |
栖霞 | 正常园 | 45.3 | 5.7 | 9.8 | 63525 |
发病园 | 62.1 | 14.3 | 20.4 | 46575 | |
牟平 | 正常园 | 42.8 | 4.9 | 8.6 | 58890 |
发病园 | 68.4 | 16.1 | 21.2 | 44190 | |
平均 | 正常园 | 48.3 | 6.3 | 10.9 | 65445 |
发病园 | 69.7 | 17.2 | 25.8 | 47395 |
生理性病害发生与土壤pH值的关系
调查表明,土壤pH值与缺钙性生理病害的发生密切相关,正常园土壤pH值平均为5.64,而发病园为4.78。土壤酸化一是影响钙素的有效性;二是抑制根系生长,从而减少对钙素的吸收。
综合防控技术
合理施用氮肥
氮肥是引起缺钙性生理病害发生的原因之一。
一是要控制年周期氮肥施用总量,即每生产1000千克苹果,氮肥(纯N)施用量控制在6~10千克。
二是施肥时期以秋季和春季为主,6月以后施氮肥要慎重。
三是6—9月补充氮肥要做到“三看”:
一看果实大小,如果果实个头较大则要大幅度减少氮肥投入,否则病害发生几率会大大增加;
二看新梢长势,新梢长势强的果园要减少或停止施氮肥;
三看天气,如果降雨较多,施肥一定要少量多次,建议6—9月膨果肥第1次以低氮中磷高钾配方为佳,以后以低氮(或无氮)低磷高钾为佳。
防止新梢旺长
新梢旺长不仅能引发缺钙,还对花芽分化不利,要采取措施抑制旺长:一是冬剪不要太重;二是采取拉枝、坠枝等措施加大基角;三是在新梢旺长期喷2~3次矮壮素类生长抑制剂,间隔半个月左右。
补施钙肥
早期补钙比较关键,在3月中旬到4月中旬土壤施钙肥1次,建议每亩施硝酸铵钙30~40千克(60到80斤);
果实套袋前叶面补充钙肥3~4次,浓度0.3%~0.4%,糖醇钙、氯化钙等均可;
缺钙严重的果园在6月中旬和8月中旬向土壤补施1~2次钙肥,钙肥类型不能选择硝酸铵钙,而要选择无氮钙肥如硅钙镁钾肥、糖醇钙、过磷酸钙、氯化钙等,每亩用量20~30千克(60到8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