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流胶病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危害重,怎么防治?7个措施

作者:农业种植技术 车升国 2024/1/2 9:16:18
桃树流胶病,又称瘤皮病、疣皮病等,是桃树栽培过程中一种发生极为频繁的病害,发病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危害重,造成树皮开裂流胶、树体养分损失,引起树势逐渐衰弱、枝干慢慢枯死,导致树体早衰、抗逆性变差、产量降低、果品品质下降,严重情况下导致树体整株枯死,甚至毁园。文章详细分析了桃树流胶病发病机理、症状特征和防治措施,以期能为桃树科学有效防控桃树流胶病提供技术指导。一、 发病机理流胶病对桃树的主干和主枝危
桃树流胶病又称瘤皮病、疣皮病等,是桃树栽培过程中一种发生极为频繁的病害,发病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危害重,造成树皮开裂流胶、树体养分损失,引起树势逐渐衰弱、枝干慢慢枯死,导致树体早衰、抗逆性变差、产量降低、果品品质下降,严重情况下导致树体整株枯死,甚至毁园。

图片
文章详细分析了桃树流胶病发病机理、症状特征和防治措施,以期能为桃树科学有效防控桃树流胶病提供技术指导。

一、 发病机理

流胶病对桃树的主干和主枝危害最为严重,其次是侧枝和果实等,因染病机理差异可分为侵染性流胶病和非侵染性流胶病2种类型
侵染性流胶病主要因病菌侵染而导致的病理性病害。病原菌主要是葡萄座腔菌,属子囊菌亚门葡萄座腔菌属。

图片

非侵染性流胶病,为生理性流胶,主要是因非生物因素诱导的流胶现象,如日灼、冻害、病虫害或人为的机械损伤等造成伤口,以及田间栽培管理不当,如氮肥投入过多、树体一次修剪过重、土壤黏重通气性差、土壤含水量高且持续时间过长等引起桃树生理失调而导致树体流胶。生理性流胶常导致树势衰弱而一些寄生性真菌趁机通过伤口入侵引起复合型流胶。

图片

二、症状鉴别

侵染性流胶病症状特征:枝干受侵染后,皮层呈疣状隆起,渗出的胶液呈黑色,病斑在树体也呈散状分布。后期疣状病斑逐渐扩展,甚至增加到绕枝干一周,病斑上部枝条常会衰弱、枯死。1-2年生枝条染病,多以皮孔为中心产生疣状病斑,但当年一般不流胶,后期病斑变大呈瘤状突起,翌年瘤皮开裂渗出无色透明、胶状液体,后期慢慢氧化变褐,呈不规则凹陷斑块,表层散生密集小黑点。病斑下部枝条会逐渐变褐坏死,形成溃疡。果实染病,常在桃成熟期发病显症,前期呈褐色腐烂状,后期病斑密生粒点状物,流胶、变褐,病果逐渐停止发育、腐烂,失去商品价值。
非侵入性流胶病症状特征:发病初期病斑肿胀,分泌树胶,呈无色半透明的稀薄而有黏性的软胶状,后期与空气长期接触后颜色变深,为茶褐色或红褐色。天气干燥时流体树胶硬化,呈琥珀状胶块,天气潮湿胶块吸水膨胀,呈胨状胶体。防治不及时,病斑部常慢慢腐烂,导致桃树树体衰弱、枝干枯死。

三、 发病规律

侵染性流胶病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等多种形式潜藏病部越冬。翌年春季,气温回升、天气潮湿时,溢出大量分生孢子,靠风、雨传播,经皮孔、伤口或侧芽侵入桃树主干、主枝等,完成初侵染。侵染树体后,具有一定时间的潜伏期,等条件适宜时,病菌才开始活跃再次侵染树体。非侵染流胶病在老树、弱树、多伤口树等发病重。
湿度条件与桃流胶发生流行密切相关,高湿是桃树流胶病发生的关键条件。温度高、湿度大,受侵染组织极易产生霉层,分生孢子通过皮孔、剪口、虫害伤口、机械伤口等完成再侵染。流胶病发病持续时间长,桃树生长期均可发病,特别是7到9月黄河滩区正值高温多雨,桃树流胶病发病最为严重。果园地势低渍水、排水差积水多、湿度大,土壤黏重、透气性差,栽植密、果园通风透光不良,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修剪过重、伤口过多等因素,不仅易导致桃树树体衰弱,也为流胶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流胶病发病较重。

四、防治措施

引起桃树流胶病的机理虽然有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个因素。
但实际桃树栽培管理中,导致桃树流胶的因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真菌、病菌侵染、气候、土壤、田间管理等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防治难度大。因此,对桃树流胶病的防治要采取综合防治的策略,在果树管理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树势;以化学防治为保障,消灭侵染病菌,降低感染机率
1)科学施肥
避免盲目经验性施肥,参照桃树养分需求规律,适时、适肥、适量合理施肥,为桃树健康生长供应充足养分,提高树体抗逆性。结果桃树每年需施基肥和3-5次追肥。基肥时间以果实采收后至秋季落叶前施用效果最佳,肥料种类以有机肥为主,配施中微量元素肥料。追肥主要选用养分含量高、分解快、易吸收的速效性化学肥料土壤pH值偏高,呈碱性或弱碱性的桃园,桃树Zn、Fe、Ca等中微量元素缺症现象较为常见,可采用叶面喷施等方式,以提高果树对中微量元素养分的吸收利用率。

图片

2)水分调控
规划果园排灌系统,实现降雨时可及时排水,果园无长时间积水。果园浇水可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避免大水漫灌,为桃树提供较为稳定的水分供应,降低果园湿度,保持土壤和空气湿度相对平衡。
3)合理修剪
转变传统以冬季修剪为主的修剪方式,避免一次性过多、过重、过量修剪;重视夏季修剪,通过抹芽、刻芽、摘心、拉枝、疏枝等技术措施,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通风透光良好,防止树体伤流过重而导致树势衰弱。修剪粗枝时,要注意留桩,逐步分次疏除更新,避免树体产生太多的大锯口伤、对口伤、连口伤,伤口要及时涂抹保护剂。

图片

4)及时清园
及时清除桃树的枯枝、病虫枝、病果、虫果等;清理树下的杂草、落叶、落果、落枝等,将收集的可能带有病菌和虫卵的枝叶草等集中带离果园,烧毁或深埋,保持桃园清洁卫生,减少病菌和害虫藏匿场所。秋季桃树落叶修剪后至萌芽前喷1-2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灭杀病菌和害虫,降低果园病原菌和害虫基数。
5)保护枝干
桃园田间管理过程中,尽可能避免人为的机械伤口;及时防治天牛等蛀干害虫,做好虫害疫情监测,多观察、早控制,减少因虫害造成的伤口。落叶后注意桃树的冻害,做好桃树主干和主枝的涂白,树干涂白既能降低天牛等枝干虫害的虫卵,又能降低腐烂病等发生,有效控制流胶病的发生。

图片

6)涂药
桃树流胶较重时,可先将流胶部刮除干净或者在病部用尖刀纵向划道,然后涂抹5波美度石硫合剂、25%戊唑醇50倍液、20%噻菌铜悬浮剂100倍液。
7) 适时喷药
5、6月份防治桃树流胶病的关键时期,可叶面喷施烯唑醇、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百菌清等药剂,每2周喷一次,喷3-4次。喷药时要全面周到、交替用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