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好”苹果的目的是“卖好”,日本苹果从种植到市场销售有着一条相对完善的链条。首先,是日本果农从源头开始对质量给予控制和保障农林水产省的官员介绍说,本政府对农药等有害物质的控制极严,既不允许生产,也不允许使用,违者无论商家或农户都将受到极重的惩罚。同时日本果农的诚信,还要通过组织的保障,每逢收货季节,果农先将自己采摘的苹果分类后交到农协检验,农协对每户的苹果都编号备查,然后方可上市销售。在弘前市的
“种好”苹果的目的是“卖好”,日本苹果从种植到市场销售有着一条相对完善的链条。
农林水产省的官员介绍说,本政府对农药等有害物质的控制极严,既不允许生产,也不允许使用,违者无论商家或农户都将受到极重的惩罚。

同时日本果农的诚信,还要通过组织的保障,每逢收货季节,果农先将自己采摘的苹果分类后交到农协检验,农协对每户的苹果都编号备查,然后方可上市销售。在弘前市的水果市场,可以看到每家那个要参加拍卖的苹果箱上都挂有某某农械的标签,标签上面的编号代表某一相应的果农。如果产品出了问题,调查时凭这一编号既可查到应该负责的果农,非常便捷。日本果园里的苹果叶片宽大厚实,叶色深绿均匀,页面洁净光滑,专家认为,要达到这般水平,需要非常精细的管理。第三是通过分批采收和适时采收保证苹果内外部的品质和风味,日本苹果从储藏到运输再到批发后进入市场销售,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
每个环节都要通过先进的设施将苹果保存在适合的温度中,业内称为冷链,这样不但有利于苹果品质的控制,更能防治和减低采摘后一些病害的发生。
据介绍,日本苹果产区的各个农协都没有自动化生产线,果农收货的果实直接交到农协的选果处理场,再由农协进行商品化生产销售。
弘前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日本60%左右的鲜苹果是通过农协销售出去的,月20%-30%是由果农委托批发商销售,很少部分通过严格检测后由果农直接卖给超市。第四是果农-果协-市场间顺畅的流通体系,使产品得以有序,快捷的到达消费者手中。例如在占地386万平方米的东京大田花果菜批发市场,大厅内摩肩接踵,人声鼎沸,硕大的电子屏幕一组组数字闪个不停,批发商个购买商的吆喝此起彼伏,市场管理人告之。全国各地的苹果都是通过农协直接送到这里的再经过拍卖方式销售给批发商进入市场,一天下午看到银座的一个个水果超市中摆放着许多新鲜的水果。老板说都是当天从大田市场进的货,日本果农种植苹果的特点是紧盯市场,他们通过了解苹果领域的国内外市场信息,确定自己的经营思路。38岁的片山寿伸是津轻市柏镇的果农,近几年他根据国际市场消费的不用需求,将自家生产测苹果产品细分为两个市场,一部分卖到欧洲,一部分卖到中国北京,广州,上海,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在,他正在组织一些果农成立农业操作规范协会,并派人到欧洲学GAP规范标准,准备进一步扩大出口。

陪同的弘前大学黄春孝老是说,他在北京,上海的大超市看到,日本的“陆奥”苹果一个就能卖到60元到80元,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日本苹果不仅种植精细 ,而且“卖”的讲究。由于近期有消费者提出,现在市场上好吃不好吃的苹果都由于精细的园艺管理,长的非常好看。所以同样价格下无从判断哪一种口味更好,于是日本针对此意见正在推广一种能够“测糖’的仪器,消费者可以在购买时用气测定含糖量,之后再决定是否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