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亏两年终盈利,先达股份靠啥“翻身”?
日前,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先达股份”)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盈公告,预计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830万~2,130万元,将实现扭亏为盈。
同期,还公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4.19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2,587.55万元,但较2023年大幅减亏7,822.72万元。
公开信息显示,此次业绩大幅提升与烯草酮有关。
同行业停产引爆价格
2月14日业内传出消息,宁夏某企业年产1万吨烯草酮装置自1月起停车检修,复产时间未定。这则消息恰逢海外采购旺季启动,部分券商分析师迅速发布乐观预期,认为当前烯草酮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存在较大反弹空间。
作为国内最早实现烯草酮产业化的企业,先达股份在该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烯草酮系列产品产量7352.45吨,占全年营收比重超四成,销售金额达6.67亿元。这已是该股年内第二次异动,1月10-14日曾因“一证一品”政策利好连续三日涨停,同期板块内美邦股份9连板的强势表现形成共振。
2月18日公司发布异动公告,承认关注到行业停产传闻,但强调烯草酮市场竞争激烈现状。据2023年报披露,该产品均价从2022年的18.32万元/吨暴跌至9.02万元/吨,跌幅达50.76%。2024年前三季度均价继续下滑至7.60万元/吨,同比再降21.73%。
在价格持续走低背景下,公司采取“以价换量”策略。2024年前三季度烯草酮销量达8939.12吨,已超2023年全年总量,销售额6.79亿元同样刷新年度纪录。业绩显示,虽主要产品仍在成本线徘徊,但通过销量提升和费用控制,2024年净利润亏损较上年收窄。
产能过剩引发行业洗牌
行业数据显示,国内烯草酮产能已严重过剩。近两年农药产能向西北地区转移,导致行业竞争白热化。先达股份在年报中直言:“价格战已致产品售价跌破成本线,短期难见好转迹象。”公司原计划建设的5000吨/年烯草酮车间已在2023年暂停。
这种行业性困境在财务数据上体现明显:2022-2023年公司连续两年亏损,2024年虽亏损收窄,但资产负债率仍达46.6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为应对困局,公司将战略重心转向专利产品创新,暂停产能扩张,重点推进喹草酮、吡唑喹草酯等新产品研发。
转机出现在海外市场拓展。2024年上半年烯草酮出口量同比激增144%,公司解释为“海外库存周期恢复叠加种植面积扩大”。在巴西等主要市场,通过调整销售策略,先达产品在大豆田除草剂领域的市占率持续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近期获得北向资金逆势增持120万股,但机构持仓比例仍不足3%,游资主导的炒作特征明显。中信建投分析指出:“行业拐点尚未真正到来,企业需在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间寻找平衡。”
尽管公司吡唑喹草酯等新产品已进入推广期,但5亿元的研发投入带来沉重资金压力。若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或行业价格战持续,可能影响扭亏进程。目前烯草酮价格仍在6.5-7.6万元/吨区间波动,较历史高点下跌超六成,行业复苏仍需观察供需结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