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原料“尘嚣甚上” 复合肥夏季补仓弱稳推进
进入5月国内复合肥市场运行保持前期态势,企业发运不温不火,经销商补仓持观望状态,终端基层用肥尚未启动。然而产业链上游产品却在各类政策、消息面影响下出现波动,那么下游复合肥能否传导下去?
图1 农业干旱综合监测 |
截止当前国内早稻从海南-华南-江南分别处于乳熟,分蘖及返青期;一季稻西南地区大部处于三叶期,东北、长江中下游处于播种育秧阶段;春玉米处于播种出苗至三叶期;春小麦处于播种出苗至分蘖期;马铃薯甘肃处于播种出苗期,西南地区大部处于分枝期;花生处于播种出苗期;棉花新疆、黄淮、江汉地区处于播种至出苗期。
不过今年较为干旱的气候成为需要持续关注,高温干旱环境无疑对小麦成熟构成不利影响,对于夏播的时间也形成影响,当前终端基层对于夏季肥的采买尚早,因此经销商货源下沉缓慢,同样传导至企业,夏季补仓在进行,多等待刚需启动。
图2 国内复合肥主要原料价格走势图(单位:元/吨) |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近来上游主要原料价格走势不一,其中国产氯化钾最新政策出台,2600元/吨出厂价较前期下滑150元/吨,一定程度扰乱当前钾肥走势,虽前期贸易商存惜售情绪,但成交有限,陷入观望。
节前节后对于磷肥以及尿素出口政策的各类消息较多,市场心态受到影响,国内价格出现上调,尤其国际国内的价差较大,若出口推进,对于国内价格的影响是否放大还需要关注,当前上探行情若持续则势必影响复合肥成本。
图3 2023-2025年国内45%CL(3*15)复合肥价格对比图(单位:元/吨) |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一季度末国内复合肥价格伴随原料成本上调后,二季度至今价格趋势较为平和,近日因企业发运较差,各类促销政策使得交投重心有所下滑,幅度有限。近三年看2025年趋势区别于2023-2024年,那么后期能突破夏季肥下滑的惯例吗?
考虑上游原料的趋势以及进展至此的夏季备肥,复合肥企业难以轻易调整价格,更多的是规避掉原料成本变化带给下游经销商的波动,积极促进货源下沉为主,应当抓住上游原料上行带来心态转化的利好,随行就市灵活操作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