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反制!加征34%关税,中美农产品市场异动?

作者:九盛畜牧 内容团队 2025/4/7 15:35:03
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4月4日,中方发布系列反制措施并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此外,商务部也发布一系列管制单位及不实企业名单。海关总署发布暂停6家美国企业产品输华资质,其中1家企业的高粱输华资质,3家企业的禽肉骨粉输华资质和2家企业的禽肉产品输华资质被暂停。这些反制措施中,与生猪行业相关的主要是饲料原料(大豆、玉米等)、猪肉等农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供应情况和

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4月4日,中方发布系列反制措施并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此外,商务部也发布一系列管制单位及不实企业名单。海关总署发布暂停6家美国企业产品输华资质,其中1家企业的高粱输华资质,3家企业的禽肉骨粉输华资质和2家企业的禽肉产品输华资质被暂停


这些反制措施中,与生猪行业相关的主要是饲料原料(大豆、玉米等)、猪肉等农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供应情况和市场行情会发生一定波动,但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3月初报告,这些农产品关税的加征,对我国市场影响有限。但这些美国农产品关税的加征,对美国的豆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小编通过搜集信息进行,简单对加征农产品关税对我国及美国经济的影响进行总结,以飨读者。


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图片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4月4日发布公告,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美方做法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中方的正当合法权益,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

 一、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二、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 

三、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之前,货物已从启运地启运,并于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至2025年5月13日24时进口的,不加征本公告规定加征的关税。


我国对原产于美国进口农产品加征关税清单


图片

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业方面的商品主要有大豆、玉米、小麦、棉花、猪肉、牛肉、乳制品、水产品等‌。这些产品无疑关系到农业大国的国计民生,尤其对美国的农场主来说,如美国农产品对输华依赖度较高,以大豆为例,2017年美国对华出口量达3285万吨,占其总产量的34%,中国市场一度加征关税和缩减美豆进口,导致美国大豆价格暴跌30%,豆农损失惨重


据2025年的2次关税加征,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在3月中旬指出,我国向美国大豆加征关税,对国内市场影响有限。对美国玉米、高粱等加征关税利于国内价格回升,减少美国谷物进口,对我国影响不大。2023年开始,巴西已取代美国成为我国玉米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减少美国玉米和高粱进口完全可以从其他市场补充。此外,减少美国玉米、高粱和小麦进口,可以增加国产玉米和小麦消费,提振国内市场信心,有利于国内玉米和小麦价格回升,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美国加征关税后,对美国豆农的影响


图片

在2025年3月初,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10%关税后,大豆的进口成本显著上升,导致美豆对华出口竞争能力下降,进口量也迅速下降,并直接压低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价格‌。2025年4月全面加征34%关税后,叠加原有税率,美国大豆实际对华关税高达54%,进一步削弱其市场竞争力‌。


图片

同时,由上图可知,自4月2日,美国宣布加征关税以来,道琼斯指数期货行情显示,美豆期货价格大幅下跌。此外,美国CBOT(4月5日)数据显示,CBOT农产品期货市场呈现显著分化。关税局势担忧升温重创大豆系品种,美豆主力合约暴跌3.4%至9.77美元/蒲式耳,创年内新低。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美国期货市场对中国未来反制措施的预测。


据德国之声3月31日报道,中国对美豆关税的持续提升,使得美豆种植户收入受出口量萎缩叠加国际市场价格下跌的双重影响,农场经营陷入困境‌。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引发市场动荡担忧,美国大豆种植户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卡莱布·拉格兰德表示,美国农民尚未从2018年贸易战中恢复过来,他强调保持美国大豆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并称农民在2025年已经“面临潜在的重大损失”。他呼吁特朗普“积极主动地与中国和其他国家进行谈判,达成他第一任期谈判达成的贸易协议”


美豆关税增加对我国的影响


图片

早在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时,我国就在持续减少对美国大豆、猪肉等产品的进口依赖程度。美国大豆占中国大豆进口的份额已从2016年的40%骤降至2024的22.8%。


此外,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2018年以来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加上菜籽粕、葵花籽粕等杂粕供应增加,豆粕消费增幅放缓,过去几年我国大豆进口量维持在1亿吨左右。以此测算,仅进口巴西大豆就能满足国内需求,加上阿根廷、乌拉圭等南美国家,供应更有保障。而且我国大豆产量连续三年维持在2000万吨以上,储备能力稳步增强,足以应对不进口美国大豆带来的冲击。


此次关税的加征,使得我国需要从更多国家进口猪饲料原料,减少从美国的进口量。美国大豆进口完税成本将显著高于巴西,将迫使企业转向南美采购大豆。但由于巴西等国的供应弹性有限,短期内可能推高大豆及豆粕价格。


加征关税对我国生猪市场的影响


图片

受后期猪肉关税的增加,美国猪肉进口成本因累计44%关税显著增加,预计到岸价将上涨,直接推升国内进口猪肉价格‌,使得进口猪肉在国内失去价格优势。而国内的猪肉市场受此影响,也会有一定的价格浮动;此外,国内生猪市场收到大豆、豆粕等原料价格的上涨,短期内可能也会对生猪市场产生一定提振。预计四月后,我国的生猪价格也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但国内也会通过投放储备肉等措施来缓解我国的猪肉供应压力,因此从长期看,我国的猪肉市场仍将表现稳中小涨的局势

据博亚和讯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进口美国猪肉总量为41.6万吨(含冷鲜冻猪肉7.3万吨、猪副产品33.5万吨),占中国猪肉进口总量的18%,为美国猪肉第二大出口市场(仅次于墨西哥)‌。但美国猪肉占中国国内总消费量的比例仅0.34%,远低于巴西等替代供应国(占比47%)‌。由此可看出,我国可以通过调整其他国家的市场配额来弥补美国猪肉的进口,而美国猪肉商则将因关税问题,而失去我国这个第二大出口市场。

相关推荐